第40部分(第3/4 页)
续将他的酒杯按住,道:“姐夫,这也谈不上罚酒的问题。我要对你说的依然是那天那番话,在我们旗山搞畜牧农林专业是很有前途的。我这一次在省里公干的时候去了省农业研究院一趟,和他们畜牧所的周所长谈过,他说农业研究院明年会有一届成人大专进修班,5月份考试,总计招收二十个人,要求是农林牧专业中专毕业,且在乡镇农业机构单位工作超过三年。我听周所长说呢,这个进修班是很不错的,不仅是学历属于国家承认的正式大专,还有在农业研究院进修工作的机会,如果你想要在咱们公社成为畜牧专业的头号技术能手,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
沈家林默默的点着头,道:“行,我一定努力!”
杨少宗心里还是不太放心,继续和姐夫沈家林劝说道:“姐夫,我和二叔、大伯,还有姑父都和你分析过这里面的情况,咱们公社未来的大规模养殖一定是能上个台阶的。今天,我可以毫无顾忌的说,三年之内,我们旗山的生猪养殖规模要上10万头,鸡鸭的养殖规模也肯定不会低,如果按责任工分制的这套思路搞,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的收入是很可观的!”
沈家林这才道:“行,我信你的。其实人就是这样,这山看着那山,总觉得机关那边做事情比较容易出人头地,我就是希望能混得好点,以后你姐也不用受罪。”
杨少宗笑了笑,道:“每一行的人都觉得自己辛苦,别人容易,其实都有各自的辛苦,只是你体会不到,我现在或许也没有体会到,可等我们体会到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沈家林还是点着头,道:“或许吧,少宗,姐夫其实能够明白你的苦心,反正你姐在机关里干着,旱涝保收,咱也就不死往里冲了!”
杨少宗挺高兴沈家林能这样想,他这个姐夫只要真的用心专研畜牧业,在旗山是肯定能干出一番事业的。
所有的一切,他都会在心里仔细推敲过,同样是一个副书记的人选,他可以向左良喜推荐很多人,唯独秦大驰是最为合适的。
这时,秦大驰才和杨少宗问道:“经济办确实是少一个副主任,少宗,要不要我去找沈一民说说,我和他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秦大驰在旗山干了这么多年,这个人性格又豪爽,干事情很痛快利落,和基层干部们的关系都好得很。
杨少宗倒是并不在乎的摇着头,道:“我昨天刚和徐保山书记仔细讨论过这个问题,沈一民确实是不错的人选,可在这个任命上本身就有着对他的处罚。我倒觉得咱们旗山人彪悍一点,刁民一点不是错,这件事既然已经风平浪静了,就不用再处罚沈一民了,我和书记说了说,还是恢复他在大青湾大队队长的职务,将良种站的孙长青调过来当经济办副主任。”
“孙长青?”
秦大驰稍稍有点异议的感到诧异,他当然知道孙长青是谁,这是人是从部队退伍到旗山的,在旗山已经工作了七八年,在基层的关系也能算得上不错,可毕竟不是旗山本地人啊,老婆也是外地人。
在心里琢磨了片刻,秦大驰还是忍不住的和杨少宗问道:“你确定这个人合适?难道是又是老徐书记推荐的人?”
杨少宗摆了摆手,道:“不,我提议的,老徐书记觉得也不错就没有反对!”
“这样啊……?”
秦大驰心里愈发是感到迷惑。
第五十九章 旗山人的养猪梦
杨少宗在每一件事上都经过非常仔细的考虑,因为他很不喜欢犯错。他说不清楚沈一民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对于孙长青,他倒是很清楚的。
孙长青曾是旗山高中的民办教师,长江师范学院数学系函授大专毕业,也曾在82年的时候教过杨少宗、潘时敏等人一年,后来因为民办教师的待遇太低就找关系进了良种站工作。
这个人在92年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合股办了一家小酒厂,因为大环境不好,亲戚朋友陆续退股后,他就一个人独立支撑着酒厂,慢慢熬到了2002年,居然成了淮西县最大的民营酒厂。
因为他曾经教过杨少宗,两个人后来的来往也比较多,在杨少宗映像中,这个人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首先是为人处世游刃有余,其次是在经营上比较保守稳健,也可能是因为做过数学教师的缘故,在企业的现金流上控制的非常好,办了十多年的酒厂居然没有和其他老板、银行借过钱。
另外,孙长青还有一个很让人映像深刻的地方,那就是他有一手非常漂亮的硬笔书法,钢笔字写的很潇洒,在旗山早期的时候也算是一个文化人,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