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4 页)
福隆多兴冲冲的赶回天都郡城,把心中的想法说给了父汗,多不都大汗觉得此计可行,成功的机率也非常大,他把所有大小部族的首领们召来议事。
说是商量,其实是他说了算,即便有人认为大金帝国接连战损,元气已经大伤,需要休养生息,也改变不了多不都的想法,他一声令下,原本已经解甲回去放牧的各部族战士纷纷奉命集结,赶来天都郡城待命。
大军集结的同时,多不都大汗命人赶制了一百个金锅,每个金锅重达二十斤,成色大小一模一样,绝对是十足的真金,折现银二十万两。
对于帝王级的超级大土豪来说,二十万两银子根本不算啥,但一只百金灿灿的金锅集中摆放在一起,很是壮观,绝对亮瞎人的眼睛,何况,一百只金锅只是由头,另外还有不少价值不菲的古玩字画、珍珠玛瑙等东东,全部折算起来足有一百万两银子。这些,都是多不都大汗送给秦王一个人的礼物,至于那些王公大臣,另有赠送,总计二百万两银子。
二百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了,多不都大汗虽有点肉痛,但之前杀入中原,攻占了义阳省郡,搜刮到的金银等贵重东东何止是十倍?再者,为了大金,他连偷铁铞的事也默认了,又怎会在乎这区区的二百万两银子?
老子偷你一个黑乎乎的铁锅,还你一百个金灿灿的金锅,还有不少价值不菲的贵重东东,够诚意了吧?
多不都大汗把此次出使秦帝国的重任交给了福隆多,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又是自已倾力培养的接班人,自然要让他立功,树立威信,震慑各部族的首领,将来才能够坐稳汗位。
在五百部族勇士的护卫下,福隆多押着五十多辆满载金锅等贵重东东的车队浩浩荡荡的上路,取道前往黄州省郡。
第534章 希望很大
田犹是内阁首辅田策的儿子,二代里最为杰出的人物之一,年青一辈学习的楷模,黄州作为大秦的边关要塞之一,自然得有象田犹这般让人放心的大将坐镇。
田犹原受父亲影响,走的也是谋士型的道路,后在执行一些特殊任务与众多的经历中让他改变了想法,想作一名统掌大军,征战沙场,建立不朽功勋的不世名将。他算是半路出家,但凭着过人的天赋与实战的磨练,奠定了他在军中的地位,被卫大天子看重,授以镇守黄州的重责。
他象所有的武将一样,渴望征战,希望立功,加官晋爵,黄州是新占领的郡城,属大秦边关之一,地理位置也极为重要,他一赴任,就着手做了各种部置,把黄州的城防加固到了极变态的地步,坐等多不都派大军来攻城,不过,他忙活了半月,一个金兵都没看到,没过多久就入冬,战事也就此结束,让他和部下要多郁闷就有多郁闷。
日子一天天过去,但田犹不敢有丝毫大意,除了加强警戒,夜不收仍旧是大量洒出,隆福多的使团还没进入黄州的地界,他已经收到情报,一边飞鸽禀报长安,一边做好迎接使团的准备工作。
福隆多率使团浩浩荡荡前往黄州,他宁愿走远路,也不愿意走信阳道,信阳省郡的守将是明珠,她可是大金的死敌,福隆多不想冒险。
一路浩浩荡荡行进,途经义阳所辖的一些县镇村落,房屋破败,杂草丛生,满目苍荑,别说是人,鬼影都不见一只。
福隆多触景生情,不免感概唏嘘,如果能把义阳省郡的数十万百姓尽数迁出关外,大金的实力又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可惜,如此好事,硬是让明珠给破坏掉了,还把义阳省郡的数十万晋帝国百姓全都迁往信阳、黄州等地,义阳省郡也成了荒无人烟的鬼域。
当然了,也不是真的没有一个活人,也有极少数不愿意放弃祖辈留下来的田地,死都不肯离开的老顽固留下来,这些没过多久就后悔死了,有不少为躲避徭役等原因的青壮跑到这里躲藏,更有不少犯事的亡命徒、强盗、游兵散勇等也都窜进去了这片无主的区域,划地为王,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势力,总之,这里成了黑暗的乐土,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
这些黑暗势力大大小小有数十股,相互火拼撕杀,弱肉强食,势单力薄的小社团小势要么臣服,要么被灭掉,根本没有任何侥幸的可能,经过多次火拼,最终只剩下三股实力强横的势力,一股是以打家劫舍的强盗常五为首的青龙帮,一股是晋人蓝枫为首的蓝衣社,另一股是以原晋鹰扬郎将庞羽为首的游兵散勇,呈三足鼎力之势。
三股势力实力相差不大,皆有上千之众,他们也知道福隆多率使团经过,不是没有动过心,但最终慑于金军铁骑的强悍,只能眼睁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