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问题:“这钱都是你们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卢俊义笑着拿出一张文本契约。上面写着愿意跟崔家联营。共同分享这四大名著地商业价值。前提是崔家要利用它千年家族地势力来限制全国境内地盗版活动。如果崔家不答应。则西厢记到此为止不写了。其他三本书也出不了世。
崔青书看了一下分成地细节。上面写着:崔家肃清了全国地盗版分子后。卢家愿意跟崔家四六分成出版数量。意思是卢家愿意让崔家自己出资印刷销售。分享四成地读者市场。
这个合作是长期地。
崔青书不同于那些鼠目寸光的盗版贩子,他的目光远大着呢,他想到了日后的三本书,想到了卢俊义会是一个很好的合作伙伴,想到了共赢---这个时代根本缺乏的概念。
崔青书盘算好后,爽快地跟卢俊义握手,从此开始了两人和两个家族的合作。
………【第六十章 天机先生许贯忠】………
卢俊义找崔家来合营出版那四大名着,颇有些迫不得已,他现在的潜在铁血实力根本不能露面,只能借助于崔家遍布全国的势力网络,来限制那些盗版贩子。
要想彻底铲除那些贻害无穷的盗版鼠贼,恐怕还要等到十几年后了。
暂时解决了盗版问题,又写了一卷《西厢记》,卢俊义便决定暂停一段时间,因为他脑筋里的那根弦告诉他,时间不多了,有些人该收了。
公元一一一二年七月下旬的某一天,卢俊义想跟燕青合计,让他留在大名府里主持全盘生意,而卢俊义一人前去把宋境内英雄多的地方游历一番。
说曹操曹操到,突然燕青就冲了进来:“大哥,人才,大才啊!”
卢俊义看燕青慌慌张张的样子,很是奇怪:“什么人,值得你这样?”
燕青忙道:“大哥,今天来的这个人可不是一般人,你要亲自去接。”
卢俊义惑道:“到底是何方神圣?”
燕青道:“我的老朋友许贯忠,自幼跟我交好,曾经来过我们卢家几次,不知你还记得吗?十年前他拜访一位高人学习兵法韬略和武艺,前些日子出山,在河北太行山下我和他相遇,谈天论地了一整日,我现这位老友已经学得旷世本事,其大才不亚于春秋管仲、三国孔明。说好今日他来拜访我,大哥你不妨前来一见,最好您能把他笼络过来,对咱们的大业来说定然是如虎添翼。”
许贯忠,这人出现在《水浒全传》第九十回中,说是燕青的故友,似乎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闲人。但其实绝不可等闲视之。且看这人的名字“贯忠”,和罗贯中的名十分相似。众所周知,《水浒传》为施耐庵和罗贯中合着,一说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好像也有人说施耐庵是罗贯中的学生。不管怎么说,罗贯中和《水浒传》这本书关系密切得很。这个人物取这样的名字,恐怕有作者来书中现身说法之意。另外在《荡寇志》一书里面,当梁山被徐槐围住以后,许贯忠便在梁山之外谋划捞出卢俊义和燕青。他料到大军得胜后必从宁陵、陈留一路沿汴水返京,认真勘探了地形后,结合了张叔夜的一贯扎营之法,在陈留附近预先挖下了通向汴水的地道。
如果这个许贯忠就是罗贯中的话,难道是罗贯中在元末明初张士诚处才能不得施展便又穿越到两百五十年前他和他师父所营造的世界里不成?
那可了不得。写出《三国演义》地人岂是吴用这种小家子气地智慧可比。吴用搞来搞去都只是在战术上动脑筋。而能够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有一套地才是真正地军师人才。吴用和许贯忠地差别好比三国时期地糜竺跟诸葛亮地差别。卢俊义如能得此人相助。两个级穿越分子闹翻宋末水浒。不是易如反掌。只是他是地吗?
即便他真地是地。他会承认吗。子不语鬼怪乱力神。这个时代地人肯定不会认可。卢俊义现在虽然位高权重也要小心做人。何况许贯忠一个初出茅庐之人。
再说。即便他不是罗贯中。那也是一个难得地大才。至少在这宋末水浒世界里。便令时无英雄乃是竖子成名地谋士界顿起一阵轩然大波。时下每个势力地谋主都比不上他。前提是那些稗官野史地记载有几分真实地话。
卢俊义思想转到这里。急切地心情再也抑制不住。
卢俊义飞奔到客厅。看到一人浓眉卧蚕分八字。炯炯有神如电眼;身高约有七尺。短短地胡须梳理地很潇洒;戴着一顶乌黑地摸眉头巾。穿着一件皂沿边褐色地布道服;系着一条彩色地吕公绦。穿着一双方头青布靴。显得相貌清奇。丰神爽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