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己也想办的更隆重吗?(是)(否)
7、同事技术好,出国学习深造,自己没有技术,也想出国深
造吗?(是)(否)
8、别人去旅游,自己不顾经济条件,也去旅游吗?(是)(否)
上述8个问题,建议你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地填写出来。根据填写的结果,可以自测攀比心理指数。
上述问答,如果出现2个以上“是”的话,说明有了攀比心理,应该及时调节,逐步走出阴影。
她5年内换了10部手机
真心写照
27岁的胡玲在一家公司里已经工作5,工资不怎么高,可是在花钱的问题上却从来不含糊。只要看到同事在吃、穿、用上超过自己,心里就难受,非要与人家暗中比试一番。5年来,不仅一分钱也没有存下来,还欠了爸爸的10000元的外债。妈妈为此经常唠叨她,告诉她应该自己存点钱了,以后成家使用,可是她就是听不进去,花钱还是大手大脚。
一天上午,一位女同事在北京西单的一家大的通信商场买了一部款式新颖的手机,在她面前使用了一下,她看到后,以为人家在炫耀手机,故意向她示威,感到心理很不舒服,于是,当天下午就从表姐手中借了6000元钱,把新款手机买回来,在单位的那位女同事面前显摆起来了。
过了没有3个月,单位一位女同事拿着男朋友送的最心潮的手机到了单位,她看到后,心里又是一阵难受。看着自己的这款手机已经不领先了,赶快以2600元的价格处理了,又从表哥那里借了5000元钱,很快买来了女同事那种最心潮的手机,在单位的同事面前显摆起来。使用了大约5个月,一天又看到单位的一位女同事使用了一款功能齐全的手机,在她面前带着讽刺的微笑使用着,她感到心中不快。于是利用双休日,把自己仅有的5000元钱从存折里取出来,以1600元的价格处理了自己使用的手机,买回了功能齐全的手机。经常拿着手机在姐妹们面前使用,听到姐妹们夸赞她的手机好,心里美滋滋的。
没有半年的时间,她发现单位的一位女同事的手机可以拍照、无线上网,又超过了她的手机,心里不是滋味,回家向爸爸借钱,爸爸问她有什么用途,她说买手机,爸爸没有借给她。她一气之下,找到了姑姑,姑姑心软,给她了8000元钱。她把现在使用的手机以1200元的价格卖掉,如愿以偿地买回了手机。为此事,爸爸的气的几天没有吃好饭,妈妈也唠叨了好几天。与她2天没有一句话,胡玲也觉得有些过分了。
仔细统计一下,胡玲5年来共计换了10部手机,花了很多的冤枉钱。她的爸爸与妈妈是吃过苦的人,很不理解。
一天她下班的途中,正好在大街上看到义务“健康与心理咨询站”在开展活动,她勇敢地坐到了心理医生面前。
旁白:
攀比的心理造成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会使人的心灵扭曲,在罪恶的深渊里不能自拔,严重时会让人失去理智,变成抢劫杀人犯,变成坑蒙拐骗的罪人。
局外思考:
一个女人如果把心思都放在追求高消费上,不注重内涵与素质的提高,到头来会是多么愚蠢的结果啊!
走出阴影
心理医生运用引导法,使胡玲说出了心中的秘密。原来,她在单位总想引起姐妹们的重视,心中有一个信条,别人有的东西我一定要有,别人敢消费的新东西,我也敢消费。当看到同事的手机超过自己的手机时,心中就难受。
心理医生认为,胡玲盲目地与同事比试手机,以自己敢消费为荣,有了严重的攀比心理,需要认真地引导与教育。
{婚礼中的教训}
心理医生告诉她,在物质上有了攀比之心以后,会变的疯狂起来,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给家庭造成不幸,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滋长不正之风气,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真挚友谊。前不久,某地一位26岁的女士,看到女同事结婚把家庭装扮的豪华如同宫殿一般,婚礼办的特别气派,为了与人家比一比,也给未婚夫吓了命令。要求未婚夫把婚礼办的风光些,把房子布置的更豪华一些。由于丈夫经济实力有限,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撬开了单位的保险柜,满足了未婚妻的各种要求,正当他们的婚礼举行过程中,警察出现在婚礼的现场,把新郎官带走了。知道了未婚夫的犯罪是因她而起时,内心受到了自责,经受不起如此的打击,离家出走了,至今没有回来。
攀比行为会使人的思想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