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四:单位又派人出国了,没有她,她的牢骚又来了。如,跟着领导近的人都上天了;拍领导马屁的人,都喝洋水去了;傻干的人什么也没有等等。
还有很多牢骚话,她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发出去了,究竟谁听到了,伤害了谁,也不清楚了,心里特别苦恼,每天焦虑不安,于是自己主动坐在了心理专家面前。
%%%旁白:
发牢骚能上瘾,越发发的多,越想发,越激动;越激动,越无法控制,慢慢地越对许多事情看不习惯。它是一种由于不满情绪所发泄的言词。生活在集体里,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说。
%%%局外思考:
其实很多牢骚发了以后,根本没有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假如你是领导,你希望部下经常发牢骚,表示不满吗?肯定是不希望的。时间一长,你肯定对发牢骚者有看法了。
%%%走出阴影
心理专家通过引导发,勇敢地讲出了心里的秘密。陈敏的内心是个很正、很有责任心的人,单位的确管理不严格,风气也不好,领导快退休了,也不想管那么多了。有时看到不公平的事情,别人内心压抑着,她根本不考虑后果,也不考虑对自己的影响,发泄出去,内心就痛快了,感到平衡了,否则就憋的难受,情绪急噪。
心理专家认为,陈敏是个很正直的人,看到不顺心的事,寻找平衡的方式是发泄,牢骚心理严重显现。她发牢骚本身并不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发点也是希望单位好,需要科学引导。
{直面牢骚人}
陈敏:“我想明白发牢骚多的人是不是热情的人、正直的人?请你千万不要隐瞒,直接告诉我。”
心理专家:“怒我直言,发牢骚多的人大多数是消极心理严重的人,情绪不稳定,一般说明这个人的思想水平不高,缺乏涵养,不善于思考与分析,控制自我意识的能力差;还证明这个人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不能容人;还可以反映这个人的人品一般,能力差,水平低,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更不懂得如何尊重人、爱护人与团结人。”
陈敏:“啊!怎么会是这样呀?我原以为别人吓的不敢说,我敢于讲话,特别是敢于讲真话,我是正直之人呢?”
心理专家:“你怎么知道别人吓的不敢说呀?正直的人大都是有思想之人,不会随意发牢骚的,他们会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合适的方式,把该讲的话讲出去,让听者受益,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才有利于人的进步。正直之人与发牢骚没有联系,根本不能扯到一起。”
陈敏:“怎么会是这样啊?那我是不是心胸宽广之人啊?”
心理专家:“严格意义上说,你不是心胸宽广之人。现在有一句话说的好,‘良言最好不苦口’。发牢骚其实就是发泄对人的不满,有意见私下发泄,不讲在当面。心胸宽广之人是要知道尊重人,爱护人,你随便发牢骚,无意中伤害了对方,让对方感到没有了面子,这能说你是心胸宽广之人吗?你真的要是心胸宽广之人的话,从爱护人、尊重人的角度来讲,就不应该乱发牢骚,可以单独把意见告诉对方,这样对方就可以接受了。”
陈敏:“啊!这下我好象明白了很多东西。”
{牢骚的危害}
陈敏:“我的本意是想引起领导重视,使解决问题尽快解决。”
心理专家:“这是极端幼稚的想法,发牢骚根本就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还有五点危害。一是败坏单位的风气,闹的人心惶惶的,谁也不敢讲真话了,谁也不敢干事了,死气沉沉的,令人窒吸。二是严重影响团结,不利于工作,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本来简单的问题,更难以解决,甚至还会使问题复杂化,闹的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同事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也出现矛盾。三是使人的不良情绪加重,消极心理加剧,造成气血郁积,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消化功能降低。四是严重时会引发暴力。由于发牢骚之人在发牢骚时思维不严谨,言语会失控,一些刺激的语言会象刀子一样,扎象受到攻击的对方。如果对方也不冷静,轻则会吵架,重者会实施武力,甚至会发生流血事件。”
陈敏:“我以前真的没有想这么多,原来发牢骚有这么多的危害呀!太可怕了。”
{寻找克服的办法}
心理专家告诉陈敏不要紧张,更不要害怕,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慢慢就会改正的。一是遇到问题要冷静。开口之前应该把话在嘴里转三圈,想一想即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