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嫉耐�保�慷釉诟髁�咏�⒘耸勘��被帷J勘��被嵩诠膊�沉斓枷拢�凳┱�巍⒕�隆⒕�妹裰鳌F渲校��妹裰魇鞘勘�斡肭謇碚四浚�芾砘锸场C扛鲈拢��泳�蛳杆悖�墒够锸撤延幸恍〔糠值慕谟啵���勘��被崽致郏��址⒏��ㄆ胀ㄊ勘�透呒督�煸谀诘木筒腿嗽绷阌茫��弧盎锸澄沧印薄T谡庵止俦�恢碌拿裰髦贫认拢�慷用婷不廊灰恍隆:炀�奈镏侍跫�淙环票。��龈鼍�癖ヂ��髡接赂摇! ∥以�凇昂煲皇Α笔κ分锌吹搅思复沃��姆址ⅰ盎锸澄沧印钡募窃兀骸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该年年末,当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到达贵州境内的乌江南过新年时,部队公布了12月份伙食账,将节余下来的钱每人分给5角钱做“伙食尾子”。1935年1月,红军攻占遵义城,中共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为庆祝,部队每人又分了5角钱的“伙食尾子”。同年6月,部队抵达川康边境的天全、芦山一带时,经济委员会对这一段时间的伙食进行结算,每人再次分得5角钱的“伙食尾子”。就这样,总司令朱德和全体官兵一样,半年每人共分到1元5角钱的“伙食尾子”。 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曾搞过一次职工调查,在“你最希望企业做的事情”选项下,90%以上的职工填写到:按时发放工资。 尊重并关心成员物质利益,应该从最基本处开始。 投资者办企业,是为赢利,员工进入企业是为获取报酬,来实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目的。当然,这种自然、自私的目的所形成的合力,客观上又通过企业的产品服务于顾客、服务于社会,实现了提高社会生活和生存质量的结果。在这个链条中,企业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薪酬),员工则通过自己努力,付出体力、智力回报企业。二者的良性互动,使“企业靠员工发展、员工靠企业生存”得以在不断提高中实现。 实际上,企业由于员工努力提高效率、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优质产品与税收,客观上完成了组织的“为人民服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发动群众搞土改:合理的薪酬
发动群众搞土改:合理的薪酬 解放军在成立开始的20余年历程中基本上始终在战略上处于劣势。其转折,是在东北立足、发展的1947年。从这一年开始,解放军从数量和质量上绝对超过了国民党军队。但是,有一段历史细节往往被人忽视,而这个细节,却决定了这个转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当时选派了大批人员奔赴东北。 当时,国民党也看中了东北。美国人也派遣飞机、轮船,急速调运去数十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部队。 国共双方在东北展开厮杀。由于部队装备、兵源等诸多问题,先期占领东北的解放军,很快被国民党逼到了南满一带。 当时,东北群众对全副美械装备武装起来的“国军”热烈欢迎,而对身着土灰布军装、武器也很旧的共产党军队,则比较冷漠。这也是解放军先期在东北失败的原因之一——缺少群众支持。 1946年7月,党的东北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由陈云起草的《东北的形势与任务》(简称“七七决议”),强调发动群众搞土改、建立根据地的必要性。 记得年轻时曾看过一部小说《暴风骤雨》,讲的就是东北土改的故事。 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解放军喊出的口号已经是“保卫胜利果实”了。那些分到了土地、当家作主的农民,把丈夫、儿子送到了共产党领导的部队中,成为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949年,东北解放军出关。这时的第四野战军已由3年前解放军进入东北时的10万人发展到120余万人的队伍。 没有土改,就不会有广大农民参与到这个组织中来。 企业的凝聚力,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前景,员工为了发展与梦想而工作;另一方面,则源于企业的物质待遇。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情:处于上升期的企业,由于市场竞争的需要,员工的报酬并不高,但由于有预期,企业对其照样有吸引力。但在市场处于低谷、企业处于困难的时候,企业反倒需要格外注意员工的物质待遇问题。 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董建华先生是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1986年,国际市场出现周期性变化,航运市场处于低谷,而东方海外公司由于在市场高潮时期造了大量高价船,此时给经营造成巨大困难。面对企业困难,董先生作出的第一个决定是,按照惯例为员工加薪。这一举动,感动了员工,也为企业保留住了人才。10年后,国际航运市场再次处于低谷,董先生对来拜访的中远集团总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