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
李鸿章的暗示曾纪泽最清楚不过,他忽然有一种感触,想当年李鸿章手握军政外交大权,可谓只手遮天,却大好形势下,从未生过什么野心之念,而今位居幕僚,不掌实权,却反而会来煽动曾纪泽。
看来人所处之位置不同,思想、胆略也会有所不同。掌权者一旦图谋不轨,胜者为王,败了只有身首异处死路一条。当下属的则不同,老大成功了就是功臣,加官进爵,荣耀无双,老大万一失败了,稍有点良心的大不了背弃而去,换个老板打工,狠一点的话干脆割下老大的人头做献降之礼。
曾纪泽忽然对当年的曾国藩有了几分理解,在当时那样有利的情况下,在那么多下属的劝进之下,最终还是选择了自裁羽翼,做一个忠臣。有人说他道德学家,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在曾纪泽看来,还是顾忌考虑的太多,没那个胆略和必胜的信心罢了。
这就好比有一个光屁股的绝色美女站在面前,有哪个男人不想扑上去生吞活剥了她呢,至于做与不做,只是一个胆色问题,无关于道德人格。
“就是,就是,就是什么呢……”曾纪泽像是在问李鸿章,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忽而也笑了,看似闲适的目光中,却蕴藏着太多的含义。
“那我就去写奏折了,告辞了,巡抚大人。”李鸿章笑着拜别。
曾纪泽走出大堂,眺望东方,一轮红日正冉冉升起,光霞万丈,烧红了半边天际。
苏州外围,淮军集中了近七个团的兵力,从北、东、西三面围困,沿城一带,尽是纵横交错的战壕,每隔二十几米便有一处地堡,每十步便设有一个炮位。
从十月末到十二月,两个多月的时间内,不断的有大炮、弹药和粮草从上海运到苏州前线囤积储备。曾纪泽已完成了对苏州的战略包围,但他迟迟不下总攻命令,只令各团严守阵地,围绝苏州,切断城内外的联系,阻断太平军粮道。
他是在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来自于围困天京的湘军。
尽管苏州外围的营垒,石墙已皆被肃清,但苏州本身城墙高厚,极难攻破,况城中还有李秀成亲自领导的近十万太平军在守城。淮军要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攻陷苏州城,势必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而太平军的覆灭咫日可待,最大限度的保存淮军的实力,乃是曾纪泽实施下一步计划的基础。
所以,他指望着天京城下的曾国荃对金陵城施加更大的压力,逼迫洪秀全再次招李秀成率军回援,然后,他就可以趁苏州空虚发起进攻,以最少的代价夺下这座战略重镇。
他的这位九叔并没有让他失望。
雨花台一役后,曾国荃部侥幸逃脱了全军覆没的厄运,随着疫病的退去,以及曾国藩的不断的调援,曾国荃部很快恢复了原先的战斗力。而在这个时候,李秀成为保苏州,不得不率大军离开天京,这就更给了湘军喘息的机会。
与此同时,皖南、江北、宁国、芜湖一带的湘军也恢复了生气,重新对太平军展开了凌烈的攻势,各路湘军连战连捷,正从不同的方向加紧向天京的命围。
在这种天京的局势越发不利的情况下,洪秀全对李秀成的撤兵大发雷霆,严令其率军回师,实施“进北攻南”的战略,意图渡江北征,迫使南岸湘军回救北岸腹地,解除天京之围。归复皖省根据地,重占淮南产粮区,解除天京日渐显露的粮荒。并联系纵横豫皖的扶王陈得才和捻军张洛行部,重振皖北,进取湖北,恢复天京上游屏障。
李秀成一颗红亮的心完全在他苏州老窝里,他极力的反对进北攻南的计划,但在洪秀全的逼迫之下,不得不于12月1日仓促出兵,令章王林绍璋、对王洪春元等自天京下关渡江,作为执行计划的先头部队。李秀成本人在12月中旬,集中了约30万人,包括护王陈坤书、顾王吴如孝、爱王黄崇发等部在内,渡江北上。
当曾纪泽听到李秀成离开苏州的消息后,忍不住拍手称快,遂下令苏州前线各团作好准备,于1863年1月1日对苏州发起总攻之战。
就在曾纪泽忙于部署苏州决战之时,他又收到一个好消息,再次赴美的容闳回来了。
第九十一章 大杀器
“达萌,此番美国之行成果如何?”曾纪泽由于主持攻打苏州的军事会议,未能前往码头亲迎容闳。当会议结束后,容闳已经马不停蹄的赶来了他府中。简单的问候之后,曾纪泽便迫不急待的想要听听他有何收获。
“那些留美的学生,我将他们分别送入了耶鲁大学附属中学学习,美方的教育部对这件事很重视,他们承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