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
深入生活,热爱生活,同时也是在生活中受教育。在大自然中看到烟云变化,感到很美,看到瀑布流泉,也感到很美,这些美好的景物,都对学生们有美的教育作用。看到一个山峰,或一株松的美的姿态,会给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接受了自然美的教育。
由于在生活中受到了教育,也就培养了热爱生活的感情,所以老师说,学生们外出写生,不单是收集创作素材,更重要的是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所谓创作灵感,灵感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宝玉认为从热爱生活的感情中产生的。如果对被描写的对象,没有什么感情,甚至不感兴趣,怎么能激起创作冲动,产生灵感呢?是不可能的。
最近,医学上将坐骨连接在一起的连体婴儿成功地分割成两个独立的生命。而学院的学生们,却往往要将两个以上的单独的形体在造型上结构成一个整体生命。
绘画中的复杂对象并不就是简单对象的数学加法,树加树不等于林,应该是11=1。一般看来,西方风景画中大都是写景,竭力描写美丽景色的外貌,但大凡杰出的作品仍是依凭于“感情移入”。
第25节:逆时针航海线(24)
梵高的风景是人化了的,仿佛是他的自画像,花花世界的巴黎市街,在尤脱利罗的笔底变成了哀艳感伤的抒情诗,中国山水画将意境提到了头等的高度。
意境往往蕴藏在物景中。
到物景中摄取意境,必须经过一番去芜存菁以及组织、结构的处理,否则这意境是感染不了观众的。国画中的云、雾、空白……这些“虚”的手段主要是为了使某些意境具体化、形象化。
宝玉是油画系的,他要努力的便是将这一与意境生命攸关的“虚”的艺术移植到油画中去,这是一个极重要而又极困难的问题。
相当于国画中的“空白”,油画中也必须有极重要的“视而不见”的部分。这些部分既为意境服役,又能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要“虚”而不虚,不空洞,不乏味!
家吉偶尔会和他们一起外出,但多数时候不屑与三人共处,总是一个人远远地据守在一个方向,在目力能及秋纤的地方。所以,那一段时间里,宝玉、秋纤,夏力三人在一起的时间居多。
不过,宝玉的创作已经有了一定的属于自己的风格,长时期来,在油画风景中,他的大部分风景画是通过构思、选取不同的素材组成的,作一幅画,往往要数次搬动画架,从几个不同地点去写生。说得明白点,就是“移花接木”或“移山填海”。
所以,三个人每一次外出写生回来,都收获不小,因为宝玉的移动和发现。
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爱画船,尤其是秋纤。利用星期天,他们已结伴去了海边好几次。
秋纤爱画船,主要由于视觉美的吸引,孤舟、舟群、帆起帆落、绳索交错、桅杆倒卧起伏、线缠绕着面、手忙脚乱的渔民。
色彩的斑驳,都给予她尽情挥写的大好时机。缘此,在就读T市优纪学园这两年里,跑遍了T市的渔港。
她曾作一幅《渔港》,那是一个遇上风暴的天气,海上的渔船统统驶进港内来避难,偌大的海港,干是挤满了各类船只。风浪叠起,渔船奋进,动荡中纵横交错,浪打浪,船碰船,黑压压的一片。这种情况下,显然无法描绘单独的船形,她便竭力表现水上战场的壮观。
于是这画在气势上,更接近黑、白间的抽象构建,后来在优纪学园甚至于T市都曾引起过轰动一时的效应。
这天早晨,秋纤趁着上午没有课,溜到油画系,约上宝玉、夏力,三人背上画夹,乘坐公交车,又来到了海边。
走出了有古老松树的林荫大道,沿着海岸的岩石,在通往海峡的捷径上慢慢地半爬行半攀登着。海面上的船帆,在朝阳的照耀下,宛若白金一般闪闪发光,迅速移动。
早上的风很清凉,有点微咸,有点潮湿。
“啊!快看!船杆上停着两只鸽子呢!我要是也能搭乘那样的帆船出海,该多好啊!”秋纤欣喜地叫道。
“啊……哦……啊……哦……”夏力放开喉咙,像隔壁音乐学院的学生练声一样,拖长声音叫了起来。
宝玉微微垂下眼睛,把目光投向大海的远方。
大海的那边会不会有个美丽的岛屿呢?会不会还有个美丽的故事,关于白雪公主与白马王子的呢?
望着碧波荡漾的海面,宝玉不禁梦想着:如果说,去往水平线彼岸的美丽岛屿,自己能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