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李世民坐了下来,对戴胄的态度并不动怒,缓缓说道:“最不公平?好嘛,只要你说得有理,可以从你的意见。”
“陛下,齐国公因奉旨觐见,误带刀入宫,此是无心之失;那监门校尉没有察觉,既而发现,追而夺之,亦是无心之失。
由此来看,二人所犯过失是相同的。”
李世民点点头。
“温令所提意见,以监门校尉守把宫门有失其职,罪当处死,却对齐国公罚铜了事。
《武德律》中言道:‘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死。
’齐国公与监门校尉相较,其位极尊,理当严于守法。
如此一死一罚,显失公平。”
李世民肃然道:“无忌奉朕旨意,误带刀入宫,难道因为此事,就砍了无忌之头不成?不说无忌是皇后之兄,自太上皇起兵以来,无忌之功大焉。
若因此小事砍其头,天下之人定会说朕赏罚不明。”
戴胄强项道:“陛下若论齐国公之功,非大理寺能决,须由皇上颁下旨意;若是依律处之,将监门校尉杀之,而仅对齐国公罚铜,实在站不住脚。”
李世民略一思索,叹道:“戴卿所说有理。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岂能因为无忌是国之亲戚,便欲枉法啊?只是因此杀了无忌之头,朕说什么也不答应。
戴卿,你要好好替朕想一个法子。”
“陛下这样说,是让臣枉法啊。”
“这怎么能称为枉法?法之精神为公平,只要不失了这条原则,就是没有偏离法之轨道。”
“如此,臣说出一番道理,望陛下详查。
若齐国公因罪罚铜,则那名校尉也罪不当死,让人训诫一番即可。
如此,就相对公平。”
戴胄说出这番主意,有替长孙无忌开罪的意思,已经违了他素日里依法秉公处事的风格。
不过再退一步想,若死搬教条因此斩了长孙无忌之头,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世民笑容上脸,说道:“这样很好嘛,只是如此一来,太便宜了那名校尉。”
他略一思索,又说道:“朕前次让玄龄、无忌为主以宽平的原则厘改《武德律》,看来这‘宽平’二字很重要。
像人误带刀入宫,不问原因就砍其头,还是苛刻了一些。
戴卿,你出宫后立刻找到玄龄、无忌,向他们转述朕的言语,此条也要厘改。
依次类推,诸如此类严刑苛律,能删则删,能减则减。”
戴胄躬身领旨,然后退出宫外。
他不虚此行,总算挽回了校尉的一条性命,心中甚慰。
至于今后断案时,他会奉行李世民的宽平慎刑之旨意。
此后数年,戴胄主持大理寺轻易不判死刑,也算是从今日埋下了伏笔。
那康苏密与萧后、杨政道一同来京觐见皇上,李世民在两仪殿的西偏殿接见他们,他阅罢李靖的来书,目视康苏密道:“你引萧后归了大唐,功劳很大,朕赏你为御侮副尉。”
txt小说上传分享
颉利兵败遁阴山 唐皇心动调萧后(8)
说完,令人带领康苏密去见史大柰。
今后突厥降人越来越多,李世民还没有想出一个妥当的法儿,就先把他们安排为史大柰的属下,归其节制。
李世民眼光又视向萧太后及杨政道二人,那杨政道年尚幼稚,其拜伏殿前,身子颤抖不已,一句话也说不囫囵。
萧后却是个见多识广之人,她毫不惊慌,从容走到李世民案前,屈膝下拜道:“臣妾萧氏见驾,愿陛下万岁!”其话语一出口,几似那呖呖莺声,婉转可爱。
李世民不禁一愣,心想你不称罪人,反称臣妾,有点特别,遂垂目细细打量她。
只见萧后髻鸦高拥,鬟凤低垂,领如蝤蛴,腰似杨柳,还有一双莲钩儿,从裙下微微露出,差不多只二三寸,观其年龄,约三十出头,他暗暗奇怪,心道:“萧后虽有美名,但至今也有四十余岁了,为何尚这般年轻袅娜,莫非假冒不成?”
遂开口问道:“你果是隋后萧氏吗?”
萧后称是。
李世民又道:“既是隋朝萧后,请即起来!”这一刻,李世民忽然急切地想看看萧后到底是什么模样。
萧后谢恩一声,然后袅袅婷婷站立起来,立在一侧。
李世民仔细端详,只见她徐娘半老,风韵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