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页)
愁闷就可以解之吗?本官现在有一个初步想法,待你们游历各县之后我们再谈。
我敢说,届时定让你们一展愁眉。
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
只要我们认真去做,什么事情都不在话下。”
二人连连点头,满嘴说着客套话告辞而去。
他们回到住所,都暗自猜测陈君宾有什么高招可以让自己一展愁眉。
。 想看书来
邓州出粮济蒲虞 柴绍引军围朔方(1)
张、皇甫二刺史第二日离开州衙,分头到邓州所辖县境内走动。
就见沿途青山绿水之间,到处都立有水车,百姓们轮班立于其上踏动,口里吆喝着宛中小调,细辨其音曰: 脚踏风轮转吆,嗨嗨 风拂田埂香嗨,吆吆 水来,水来,嗨嗨 水就来了吆…… 邓州隶于山南道,气候山川既有北方的粗犷雄浑之意,兼有南方的秀美婉约。
这里的人说话或者唱起小调,结尾处往往打上一个洄儿,既耐人寻味又透出特别。
二位刺史观察沿途,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这里的人精神面貌很好。
他们不禁感叹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壮人胆啊。
待他们见到各自的子民,则别有一番滋味。
灾民在异地见到自己的官府老爷,皆嚅嚅嗫嗫不敢吭声,让二位刺史最脸红的是,其中一些人竟然表示要定居在邓州。
二位刺史听了这样的话,心里不免有气。
然细想想,若让他们返归乡里,那里无食无火,与这里实有天渊之别,他们也不好意思出声斥责。
三日后,二位刺史返回邓州府衙。
陈君宾这次身着官服在堂上接待他们,笑问道:“二位大人几日来定是劳乏得很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兴趣听听我的想法?”
二人这些日子一直在想陈君宾的答案,早已经迫不及待,他们连声道:“愿闻其详!愿闻其详!” 陈君宾示意陈别驾说话。
陈别驾道:“陈大人这些日子日日对我们下属说,蒲、虞二州遭灾,灾民流失到邓州,则邓州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换句话说,眼看着灾民忍饥挨饿,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灾民到来后,本州先给他们腾出住所,再给以吃食,此为本州赈灾的第一步。”
张、皇甫二人拱手向陈君宾致谢道:“陈大人仁义为怀,我们代灾民感谢邓州的大恩大德。”
陈君宾挥挥手,示意陈别驾接着说。
“至于第二步,即是专为蒲、虞二州设计的。
陈大人的意思,是想让二州的灾民近日各自返回家园。
二位大人到下面巡查的日子里,本州各县已经报来灾民的数字,并造有名册。
计有蒲州人口六千七百八十一名,虞州五千三百六十名。
另听说邓州周围州县里,也散落有二州人口,就请二位大人详查了。
“这些灾民返乡,必然面临无口粮及种子之虞。
陈大人已经想好了,这些口粮及种子由本州提供,可按每州一万人口计算供给。
另为解眼前燃眉之急,本州分别赠送给你们二州五千石粮食,克日即可解送至境。
至于如何战胜天旱,如何使本州官民行兴农大事,二位大人胸怀韬略,其实不用下官多说。
“最后一步,若贵州秋后果然大熟,请逐年将本州所供之粮返回,此次赠送之粮食不在此列。
陈大人说了,若秋后天不与便,收成不好,这些粮食就统统不用还了。”
二位刺史张大着嘴巴,觉得就像是凭空里掉下一张大馅饼来,不禁喜极而狂。
他们连声说:“要还,要还。
只要渡过了眼前的难关,秋后定加倍偿还。”
陈君宾拱手道:“二位大人,本州所输入粮食,只能解眼前之困。
如何振兴本州农桑之事,皆赖二位大人之力,君宾在这里心有余而力不足。
惟祈祷贵州群策群力,加上老天爷再长眼,以彻底摆脱困厄之局面。”
皇甫刺史道:“本官以前仅闻陈大人之大名,今日方知道陈大人的胸怀。
我和张刺史此行非虚,既学知了邓州的兴农举措,又凭空得了这么一大注的厚赐。
陈大人,本州百姓定会记下你的恩德,当立功德碑以记之。”
陈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