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页)
泪水。谢芳菲掏出谢脁的绝笔信,放在檀香上烧了。河面上风大,烛台上的烟灰一阵急转,瞬间飞远,沉到汉水里去了。
谢芳菲看着江面发了一阵呆,拿起“焦尾”,轻轻擦拭,说:“这把名琴,一直都是谢家是传家之宝。谢公子生前很珍惜它,轻易不肯示人。人死灯灭,性命都保不住,留着还有什么用。让它沉了吧。”说着就要抛入汉水。
容情阻止了她,说:“既然是谢家的东西,还是送还他们吧。这样毁了,太可惜了。”谢芳菲摇头:“谢家迟早也要灭亡的,一样保不住。落在庸俗人的手里,糟蹋了。不如让它沉了,陪伴谢公子去吧。”容情叹一口气,没有再阻止。谢芳菲用尽全身的力气,狠命甩了出去。“扑通”一声,荡起一圈圈的涟漪。琴身是木头制的,一时半刻沉不下去,随着滔滔的河水一路往下。谢芳菲一直目送着,直到消失不见。良久,叹气说:“这样也好。哪个人拣了去,也是一场缘分。像你说的,就这样毁了,似乎太可惜了。”
抱起小文,对着汉水的东面拜了几拜,怅然若失。容情劝道:“芳菲,河面上风大,我们还是回去吧。”谢芳菲没有动,说:“我站在这里,似乎能感觉到谢公子的亡魂。我想再站一站。”容情从马车里拿出披风给她披上,将小文护在怀里。谢芳菲迎风走远几步,思绪翻飞。谢芳菲记忆中的谢脁,更多的是后人笔下的谢脁,李太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宣城就是指谢脁。谢脁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一生坎坷,谢芳菲十分怜惜。一个人沿着河面走了半里来路,才折返回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随着河面上的风都远去吧。
谢芳菲接过容情手中的小文,已经睡着了。轻声说:“我们回去吧。谢公子也该安息了。”登上马车,随着容情一起回去了。
萧遥光的兵变还没完结,崔慧景又发动叛乱。萧宝卷居然飞书向郢州刺史萧懿求救。萧衍接到消息,来不及阻止,萧懿已经挥师东下。萧衍忧心忡忡。萧懿在石头城一举击杀崔慧景,解了建康之危。萧宝卷为了将他调离郢州,特意封他为尚书令。东晋南朝,尚书省是国家最高政务机关,而尚书令是尚书省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萧懿手握大权,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待在建康的诸位也都扬眉吐气,兴高采烈,同欢合庆。萧衍去信说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臣子始终没有好下场。如果借平乱的威信,共图大业,可建万世之功。知道萧懿忠心,恐怕说不动他,还劝他速还郢州,免得逼留建康。一旦被迫放下兵权,后悔就来不及了。萧懿等人对萧衍告急的书信置之不理,认为纯属危言耸听,根本就不放在心上。他们不听,萧衍着急也没有办法。
大变终于来临。等到萧懿等被杀的消息传到雍州的时候,举城震惊。萧衍气怒攻心,以为所有人都命丧萧宝卷之手时,领军长史徐勉却领着萧宏,萧秀,萧恢等虎口脱生的人逃到雍州来了。兄弟相见,一阵痛哭。萧宏哽咽说:“三哥,大哥赐死,四哥他也被当街处死。你一定要替我们报仇。”众人听的一阵心伤落泪。萧衍点点头,安顿好他们,找来徐勉,问:“突然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惨剧?大哥他们在建康不是深得重用吗?”
徐勉摇头说:“萧宝卷这个人丧尽天良。自从六贵被诛以后,朝廷内外人心离散,境土日削,国势衰落,举城怨愤。忠奸不辨,是非不分,宠信佞臣。如今的建康,小人当道。他身边有一个叫吴有的弄臣,几乎成了萧宝卷的代言人,甚至可以调动兵马。萧家被诛和他有莫大的关系。”
萧衍倒吸一口气,说:“这个吴有,我也听说过。势力发展的这么快,已经可以调动兵马了!难道建康的贵族权臣就任由他坐大?”
徐勉叹气说:“怎么会没有行动。可是朝廷六贵都被他斗下来了,谁还奈何的了他。”一边的王茂不由得说:“徐大人,六贵被诛和这个吴有也有关系吗?”徐勉说:“我冷眼旁观,和他绝对脱不了关系。建康有传言,萧遥光之所以举兵造反,就是被他逼的走投无路。而崔慧景的叛乱也是由他一手挑起来的。徐孝嗣,刘暄都是他亲手处决的。”
众人简直不敢相信,没有想到事情背后竟然是这个吴有一手在操控。萧衍阴狠的问:“他和我大哥的死又有什么关系?”徐勉叹气说:“建康宫里有一个叫徐濯甫的宫臣是我的心腹。据他说,萧宝卷之所以飞书向萧大哥求救,全是这个吴有的主意。后来,不知怎的,你暗中挑动右仆射江祏和江夏王萧宝玄谋反一事被吴有知道了,萧宝卷听了后,大发雷霆,以为萧大哥也参与其中,和一众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