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部分(第2/4 页)
计精巧而且估算出工作效率,基本上一台机器能抵10~50个熟练劳动力!如果能大规模推广,绿松公司可以独步天下了!他们高兴的呵呵笑个不停:“这些东西都是您设计的?太精妙了,还能给大蒜去皮?真是巧夺天工啊!”
大规模抄袭‘我爱发明’的东郃子。恬不知耻的说:“我还有更多的设计,可惜没有足够的持续动力,无法投入实用。”对面的牧师则说:“有这些就足够啦!就算没有动力,我们直接用您上次设计的驴磨式动机机就可以了,用畜力也能带动这些机器嘛。呵呵呵~~~您有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不早说?凭着这些东西,我们可以建立很多农贸加工厂。呵呵呵~~~这东西千万别让其他人知道了。”
东郃子却笑了笑:“这种机械设计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人家弄台回去,迟早是要复制出来的。想把这东西闷在自家里赚钱,不是长久之计。我看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向各地逐步推广这些机械!”
“啊??!”牧师们大惊失色:“如此一来起不白白便宜了别人?您可不是圣母啊!”这些人心痛的表情让东郃子乐起来:“何必为何些小钱哭丧。你们可知道。一旦这些机械大规模推广。会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什么影响?”
这些牧师们虽然见多识广,但对这事儿还不太了解,面面相觑时,东郃子已经解答起来:“会导致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以前榨油、制作麻绳等。耗时费力。产量低下。赚钱也少。所以推广起来比较困难。而现在有了这些机器相助,人手少而产量大,那么富农、小地主等就有利可图。他们就会种植这些经济作物。”
“以前,一个乡镇里面,种粮为主,间或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将来可能是整个乡镇都种植经济作物!这个乡镇种植这几类经济作物,那个乡镇种植那几类。经济作物的推广必将引起贸易格局的极大变化!”
“以前,一个乡镇里面,这个村种点儿经济作物,卖给周围几个村子。物资流动多在乡镇内部进行,少量出口到乡镇外部。你去收集、运输都特别费事,这买卖不好做。但以后整个在乡镇种植经济作物,那么必然要卖出去赚钱,出口量极大增加!同理,一个伯爵领地乃至公爵领地,出口的经济作物产量也将极大增加。如果靠近水运、海运,那么寒带的经济作物可以拖到热带去卖,热带的拖到寒带去卖。虽远隔万里而贸易可行!!”
像地球的地中海贸易圈,就是把黑海的粮食木材和其他原料与非洲的货物、西亚原来的货物整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资源和财富网络。所谓‘黑暗的中世纪’其实是那些远离贸易圈的内陆农业地区,那些小门小户的农业生产地区的确非常贫穷。但在它们之上,那些地中海那些贸易网络节点,比如塞浦路斯地区、威尼斯、黎巴嫩地区一直是极其富裕的。因为它们从内陆农业地区运出大量粮食、经济作物、手工品、奢侈品,在贸易中获取巨利!凡是不懂得从中获利或者处理不好利益的集团,比如东罗马帝国,都在不断的动荡中分崩离析。而同样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时代搞小农统治方式的明朝,也必然是同样的下场!更何况明朝连小农统治都没整好,连农业税都收不上来,岂有不灭之理?
“您的意思是~~~农场让别人做,我们专门做贸易?”高级神棍的脑子就是机灵,不过这种思路有点儿偏颇,东郃子纠正道:“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将这些机械逐步推广到各个农业地区,特别是能种植经济作物的农业地区,然后我们以‘农业贸易合作社’的名义渗透进去,采购经济作物并运来各种日用品和粮食,从中可获取巨利!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经济作物种植区,作为备用和应急补充点。”
东郃子直接拿出两个抄来的范本,一个是TG式的,以生产销售为轴心,适合富农、小地主的农业合作社模式。另一个则是梅里。奸的农业合作信贷体系,适合大地主、土地品质好、面积大的地区:“对我们自己掌控的地区,多用前者,少用后者。或者基层用前者,上层用后者来调节。而对我们无法掌控的地区,多用后者。”
牧师们虽然一时看不明白,但长了个心眼儿:“为何要这么做?”东郃子答道:“前者既要养物又要养人。可以培养信众,创造支持自己的人群。而后者只管赚钱,管球你土地上的劳作者。他们是死是活,是自由还是农奴,都由那些大地主说了算。”
牧师们大喜:“有了这些,我教定然大兴于世!”谁知对面东郃子却来泼冷水:“那倒未必!你们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还没解决——意识。形。态导向的问题。森林母神教会是一个社团组织,你们如何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