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吧?”
即使是爱女,皇帝也不由板着脸说一句:“胡言乱语!谁跟你说的!”
“既然父皇没废太子的心思,便不要为太子树敌了。若是我,有这些哥哥们窥权,当政第一件事便是削去他们手中权力。”
皇帝扪心自问了一下,有瑞王这么个兄弟,虽然口中责骂他不上进,有时候还得收拾烂摊子,可是也比跟自己争权的兄弟好,不然同为中宫之子,胜负还不一定呢。
“也就只有你,还肯与父皇说真心话。”皇帝感叹,做皇帝可真是孤家寡人,从没人敢真正当他的面谈及储位权利,越是像贺贵妃一样藏着掖着,或许皇帝会怜惜装作看不见,可绝对不喜欢被谋划的感觉,而昭华不同,他们骨肉亲情,昭华说话,又是直白切入主题,皇帝喜欢,便没人敢掠其锋芒。
“父皇如何赏赐?”
“金银玉石,布匹绫罗,你都是不缺的,父皇赏你个好的。”皇帝略思索,让昭华附耳过去,说了几句话,“如何?”
昭华难得的表现出了兴趣:“父皇当真?”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何况朕金口玉言。”
“多谢父皇隆恩!”昭华笑嘻嘻挽着皇帝手臂,道“那女儿再要个恩典,让景豫妹妹陪着我一起去吧,省的女儿又要受她埋怨。”
“你也得好好跟景豫说说前因后果,千万别因一个闻衍之,害的她与朕这个皇伯父离心。端云……手心手背都是肉,朕也为难。”
“父皇放心,景豫不是不知事理的人,”昭华私心觉得,闻衍之远远比不上楚清和,最起码,一时半会儿用不着闻衍之,但是楚清和是必然有用处的。“将来她出嫁,您可得多赏赐些做补偿。”
“那是自然,”皇帝还有个事儿,差点忘记,“下个月挑个日子,便让端云出嫁吧,我还没与你母后说这件事。你母后呢,最近身子不适,别拿这些事情来烦他,着四妃帮着处置就是,你跟在旁边,看看就好。”
“父皇为何急着将妹妹嫁出去?”
“哪是朕心急,而是端云,女儿家亟不可待要嫁人,朕不愿管她,随他去吧!”皇帝提起这事还是不由一阵生气。
端云都要急死了,上次闻衍之看她的眼神,可算是一点温度不带,又有她放在闻家的眼线禀告,说是闻公子与章姨娘一开始感情平平,可是最近却是越来越亲近,再这么下去,即使端云嫁过去了,闻衍之的心里,也没有端云立足之地了!
端云焉能不急!
她明白周皇后不会帮自己,索性求到皇帝面前,哭的委顿在地,导致皇帝看到人家哭诉就头疼,刚才林念笙哭的时候,端云的哭声也萦绕在皇帝耳边,二重奏,活活把皇帝逼的耐心没了。
皇家着急忙慌嫁女儿,除非和亲或是皇帝皇后病危,不然就是极为怠慢之举了。
所以此道谕令一出,礼部准备的官员一边抱怨一边开工了。
这群人敷衍起来,端云的婚嫁,可以称得上十分不走心了。再加上周皇后不管事儿,四妃以贺贵妃为主,只顾油水不理端云死活,端云的嫁妆添妆,也只是面子情。
就连闻夫人心里也嘀咕,这哪是嫁受宠公主,这是宫里送瘟神呢?
☆、第九十三章、审问刘杜氏
端云出嫁的事儿在太子心里,不过是水中波纹,一闪即逝。
真正重要的还是买官一案,涉案刘家嫂子刘杜氏已被捉拿,只剩下审了,对付这种泼皮无赖,太子十分想借来宁亲王妃的鞭子一用。
第二日审案,没了五皇子捣乱,诸人之间还算有一些太平模样。
齐郡王往太子身后一看,皱眉奇道:“太子殿下,您身后这屏风是何意?”
屏风后却传来一个令齐郡王咬牙切齿的声音:“父皇特令我与景豫旁听,齐郡王可有什么意见?”
“荒唐!胡闹!女子上公堂审案成何体统,皇妹你……”
昭华笑道,“齐郡王此言谬论。”
屏风后面,昭华景豫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不仅是玩儿,而是正经触摸到权利核心,朱承瑾淡漠,却不傻,怎么会因为齐郡王一句话就放弃皇帝特赐的机会。
昭华位子在上,景豫在下,朱承瑾饮了一口茶,接着昭华的话说下去,“齐郡王,昭华姐姐位居公主,我也是皇伯父亲封郡主,得皇恩厚矣,又有赏赐的封地。常言道无功不受禄,即食君禄,我等不仅是宗室女,更是臣子。‘儿臣’、‘臣女’,不管怎么称呼,总要为君王分忧解难。虽说我二人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