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页)
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可能效果并不能及时显现,如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铺路后人享福一般,但是给王朝后世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
无论如何林易都决定做这一个运河的开拓者,这个运河开凿定了!林易一路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南方有邗沟贯通淮河和长江,只需要疏通拓宽即可。那鸿沟虽然是也贯通黄河和淮河之间,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况且是通过群山峻岭,这疏通拓宽的代价非常大,并且这鸿沟往南方向是通往荆州之地,淮河的上游,离那江南的核心之地还有千山万水。
因此林易是已经计划放弃了这拓宽疏通鸿沟,而是支持从开封附近往东南方向重新开凿一条运河,把和邗沟连在一起即可。这个位置其实也就是后世隋朝605年所竣工开凿的通济渠。
由于这个方位偏东,一望无际,全是平原,属于黄泛区,水道渠流密闭,这开凿的成本也少了很多。同时这个地方两岸皆是鱼米之乡,只要是风调雨顺,这一季的粮食至少够吃两三年,无论是从地理上和经济上林易自然是选择这一条最优通道。而后从京都洛阳贯通北方幽州境内也成为了其下一步的计划方略。
这一路上就这样过来,虽然没有时间仔细查看这沿路的地形,但是林易脑海中始终都是这开凿运河,造福后人之事,数天后,林易一行五人是终于是到了金陵城。
这金陵城此时名叫建邺,本是东吴国都,东吴灭火后,就成了这扬州的州治所在地。
这建邺城又叫冶城、越城、石头城等,但是这金陵城都是其最响亮,最雅致,最出名、最古老的别称。
“金陵”原本是钟山最早的名称,后来成为南京的地名。“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地方志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打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夺取的吴国的地域,而在石头山(今清凉山)筑城,称为金陵邑,或石首城。那时的钟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石头山当时是金陵山余脉的一部分,所以这座建在石头山上的城邑就被命名为“金陵邑”。
当时的“金陵邑”只是个具有军事意义的小城堡,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它却是此地设置行政区划的开始,“金陵”的发端。而由于“金陵邑”险要的地理位置,随着此地影响力的越来越大,“金陵”之名也越叫越响。
“金陵”之名来源还有另外一说,即“埋金”之说。这种说法中,“陵”被解释为坟墓。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即“埋金的陵墓”,故名金陵。传说秦始皇曾听人说这个地方地方有王气,故铸金人埋于此。并说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但又有人传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埋金,而只是诡称在山中埋金。这样,让寻金的人在山的前后南北,“遍山而凿之,金未有获,而山之气泄矣”。
此外,还有楚威王埋金说,据说当时楚威王觉得此地“有王气”,甚恐,于是吩咐手下在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古称龙湾)埋金。古有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子熊商败越,尽取故吴地。以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号曰金陵。”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后于公元282年改建邺,故建邺之名沿用于此。
第二百章 老叟和青年
早晨,鲜红的太阳冉冉升起,染红了天边的云霞。绚丽的朝霞映红在辽阔的江面上,像仙女剪下的红绸,把江面装点得格外美丽。
江面浪花跳跃,江水欢快地唱着歌儿,缓缓地向东流去。突然江面上一阵狂风大起,江水变得十分凶猛起来,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流而去。
此时长江改头换面,身披银甲,威风凛凛。江水咆哮起来了,长江像一支身经白战的精锐之师,面不改色,齐心协力,突破重围,所过之处,长江无坚不摧,摧枯拉朽,如同大战过后寸草不生。江面上无数小舟,顿时风雨飘摇,有的甚至来不及调转船头,就顷刻间船倾人翻,一片狼藉、呼天抢地、乱作一团、人人自危。
常在江面上讨生活的渔民,自然是明白这平地突然飓风大浪,必然是有妖物在作崇。他们无能为力,此刻只能在长者的带领下,跪在船头不停地祷告,希望龙王能向往常一般,继续保佑着他们的平安。
“龙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