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人倒有大才,可惜不能为本王所用。他和皇甫少华,李知栋等人都有交往,只不知跟柳明堂是什么关系?”
侍卫道:“柳明堂那个叫小兰的贴身书僮,现在跟着张好古,他和柳公子的关系一定很密切。”
王爷笑道:“你很聪明,这也是本王迷惑之处,看来要想找到柳明堂,就一定要在张好古身上做文章,此人暂时杀不得了。”
侍卫拱手道:“是,王爷。”
九王爷想了想,又道:“通往大都城外的地道,挖得怎么样了?”
侍卫道:“启禀王爷,已经挖了一段,再过半个月便可完工。”
王爷笑道:“很好,地道挖好之日,立即将那些工匠全部处死,绝不可泄露半点风声。”言罢挥了挥手。
侍卫躬身退了出去,王爷在密室中转了一圈,回到椅上坐下,恨声道:“铁穆耳,你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儿,登基才满一年,便想剥夺本王的军权,真是痴心妄想。”
从延安县出发,行了几日,经过环山县,我到城外想看看水渠和池子的工程进展情况,远远地便看到鲁为生,李成和一众百姓等候在那里,鲁为生一见我便拱手道:“大人,两样工程都已完工,请大人验收。”
我走上前去,只见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从远处流过来,注入大大的蓄水池,已经满了,水池边又有许多小水槽将泉水引入稻田,我满意地点点头,鲁为生道:“大人,此处百姓都感念大人恩德,将这水渠和水池命名为御史渠和御史池。”
我忙道:“这名字不妥,抗旱救灾都是皇上的旨意,托得是皇上的洪福。张某便有功,也是皇上之功。绝不可归到张某头上,不如取名叫天恩渠,天恩池。鲁县令以为如何?”
鲁为生看了看我,不敢反驳,只得道:“全凭大人。”言罢对旁边众人道:“速去找来工匠,在渠边和池边立碑,记下御史大人修建之功。再刻上天恩的名字。”
我笑道:“很好,鲁县令,你好好干,本官会在皇上面前为你美言的。”
鲁为生闻言跪下道:“谢大人。”
旁边的百姓也纷纷跪下道:“恭送御史大人,御史大人一路顺风。”我骑上马,向他们深深一揖道:“大家都起来吧,我张好古这一生都要为民做好事,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言罢继续往大都方向行去。
一路风尘仆仆地回到大都,我进到府中,脚未立稳,管家便迎上前道:“大人,勇武将军皇甫少华托人从北地带了些东西给大人。”
我忙道:“是什么?”
管家道:“是些人参鹿茸之类的补品,皇甫将军还有一封信要小人转交给大人。”言罢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到我手里。
我伸手接过来,也不及看,揣到怀里,对管家道:“好,我知道了。那些补品你先收着吧。”管家拱手去了。
第六卷 官场浮沉(上) 第三十一章 律例
我转身进房。叫小兰烧好水,匆匆地洗了一下,栽倒在床,又对小兰道:“你叫章实写一张告假的折子,送到吏部去,再写一份给皇上的奏折,言明此次救灾的实情,我要大睡三天。”小兰点头去了。
我躺在床上,想了想,把少华那封信拿出来看,却是他得知我遇刺的消息,忧心如焚,又有军务在身,不能抽身回来,每日食不知味,寝不安枕,焦虑之情,难以言表。后面又嘱我小心身体,不可太过劳累,写了满满几页,都是殷殷的关切之语,至于我的身份却只字未提。我脑子里乱哄哄的,复把信塞到枕下,使劲用被子蒙了头,过了许久,方才睡着。
第二日,我从梦中醒来,想了想,又到枕下把少华的信拿出来看,此时小兰忽然推门进来,我慌忙把信塞回枕下,看着她道:“干什么,急火火的。”
小兰道:“小姐,皇上派人送了好多人参燕窝来啊。”
我惊道:“那我岂不是要出去领旨谢恩。”
小兰道:“谢什么啊,公公已经走了,还说是皇上吩咐的,说你不用起来,只管收着就是。”
我松了口气道:“好啊。”抬头见小兰不走,奇道:“还有什么事?”
小兰嘟着嘴道:“李将军也送了好多补品来,小兰只是想问问小姐炖谁的吃。”
我听了不禁苦笑起来,想了想道:“到每人送来的里面挑一样,放在一起炖吧。”
小兰闻言站着不动。我只得道:“先炖皇甫公子送来的。”
小兰笑道:“小姐果然是明白人。”言罢转身退了出去。我皱紧眉头看着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