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军官见掳来的人丁都跑了,命令士卒去追,穆隆夺步拦下,并与他们斗了起来,不几招下来,那几十个宋兵就被打得躺在地上捂着痛处,在雪地上爬也爬不起来。
这时那些逃走的辽民又跑了回来,见了那些抓他们,抢他们东西的宋兵被打的倒在地上个个象死狗一样,就冲上来报仇,男人拾起地上能寻到的树干,石头砸他们,女人,小孩就撕扯他们的衣服头发,在他们肢体上痛咬。更有恨极了的捡起地上的刀枪,当场杀起了人,其他的人看到了也纷纷效仿,去抢地上的武器。
“啊!等等,不要啊!”
穆隆第一次看到有人在自己面前被杀,虽然在电视上早就充斥各种各样的血腥暴力,但穆隆知道那些都是假的,即使有些是真的,但毕竟是在电视里的,现在却真实面对,心中的震撼力,当难以言语。
穆隆真的没有想过要杀那些士兵,甚至是那个军官。可是现在的场面好象已经不是他可以收拾的了,那个军官跪在雪地上拼命的向曾经被他迫害的辽人磕头求饶,结果仍是被他们杀了。
穆隆不知道在宋辽之间几十年来的敌对状态下,仇恨的种子早已深深扎在双方百姓的的心中。尤其是边境一带的边民,还经常受到来自敌对一方的生杀掠夺,还美其名为“打草谷”,果然百姓的生命财产,在统治阶级看来的确就是象草芥一般。即使双方此时的身份对换,宋人的百姓也会毫不留情的举刀杀了辽国的士兵。穆隆自是不知道这些,只觉的那些士卒虽然可恶,但还不至于杀死他们。
山道上躺满了死尸,血红的人血浸透了雪白的雪地。
辽人百姓们说着穆隆听不懂的契丹话,去驱赶自己的牛羊牲口。仍有许多辽人男女又走过来向穆隆道谢,其中一个小孩还要把自己的小羊羔送给穆隆。穆隆当然不会说他们的语言,以汉话谢绝了他们,不知这些辽人百姓听不听得懂?他们虽然感到疑惑,但更多的还是感激穆隆的救命之恩。其实辽国境内也生活着许多的汉人,所以他们倒也不怀疑穆隆什么。而且穆隆现在身上的这身打扮以及适才出手相救他们,使他们相信穆隆同他们是一国的,只是不会说契丹话而已。那群辽人又再次一起跪拜,一番鸡对鸭讲的说道后,他们终于还是驱赶着自己的牲畜渐次离去了。
雪花渐落渐小了,穆隆沿着这条山道继续走,虽然穆隆不知道它通向那里,反正对他来说也都无所谓。
第二章 1。推着自行车
繁闹的街市上人来人往,人群摩肩接踵。不时有人停下来对走过的那个奇怪的年轻人指指点点,轻声嘻笑。那个被众人注目的年轻人,正是穆隆。穆隆的打扮已不象在宋辽边境上那样醒目,几个月来的旅行,已让他变的如当时的人们一样,要不是现在穆隆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恐怕没有人会多注意他一眼。
“自行车”没错,原来在古代旅行,光靠两只脚还真是不行的,那么可以骑马代步,穆隆还真买过一匹马,可马这种畜生欺生的很。穆隆又不会骑,虽不至于从马背上给掀下来,可这家伙不给你好好的走,不是离开大道在颠簸的小路上没方向的胡乱跑,就是如老牛拉犁一样跟你蘑菇,最主要的是,如果住店的话,穆隆还要多交一份饲料钱。而靠穆隆零敲碎打的到处挣来的那些钱,这就成了一份可观的额外开支了。
穆隆一气之下就把马给卖了,找了个木匠安照自己说的模样来造一辆木制的“自行车”。那木匠没接过这活,穆隆又解说的不清楚,不得已穆隆画了张草图给他,结果做出来的玩意真是天晓得是什么东西。后来不得不逼着穆隆跟那木匠学了两个多月的手艺,才一起完成了现在的这辆自制的“自行车”。
木匠那时还真舍不得放这个小子走,说象他这样会“创造”的聪明人,不做木匠真是“太”可惜了。
穆隆本就是南方人,对于南方的气候真是很适应。来到江南的无锡,听着吴哝的江南方言,穆隆真有了以前到古镇水乡旅行的那种感觉。
虽说几个月来穆隆始终在旅行,然而,却不是那种感觉。书中的侠客们好象也天南地北的到处的跑,路上还能发生许多的故事,可是一到了穆隆这,立马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书中的几句话一交代,侠客们就一下子从江南跑到了江北,从关里来到了塞外,而穆隆则是每天有走不完的路,过不完的河。遇到荒僻一点的地方,几天也见不到一个人影,讨厌的是有时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那些土路上岔路又太多,真不知道走那条好。而侠客们好象也不用吃饭睡觉,穆隆感到最难的就是钱的问题,在人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