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么。事实上,人的名字更多时候是随着其时运在改的。
比如她。
* *
那是开皇九年,那是个春天。
那时候,杨坚笑的很开心,杨坚的臣子们笑的很开心,整个大隋朝都笑的很开心。
这一年阳春三月的风光实在太好,太风光!
自汉末的狼烟,到三国、魏晋、南北朝的烽火延绵,整四百年无休止的战乱和纷争让人们望眼欲穿着一次和平与统一。
而今,在血与火的民族融合后,一个崭新而强大的华夏族终于形成,并实现了它必将铭刻千秋的大一统。
——期待了很多年,准备了很多年,从无一天或忘的努力着,杨坚和他的臣子们终于成功灭去了陈朝,成功的做了这中原近四百年动乱的终结者!
在那样的时刻,任何狂欢的情绪和方式都不为过。
也同时,对参与完成这场战争的将士们而言,所有封赏都是恰如其分。
如果,一定要找一个不能那么恰如其分的,就是杨广。
杨广,这场战役的主持者,从开皇七年平陈之役的准备,直至开皇九年攻入建康的结束,他一直积极的参与其中,并确然可称得功绩显赫,独一无二。
可是,一自开皇元年,杨广十二岁时候被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寻授武卫大将军;又接着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大将军如故。
这个从出生即带着七彩祥云和龙之幻影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瞩目与宠爱中成长,由美姿仪、少敏慧一天天的驱近于完美,终成朝野属望。
在他不过弱冠的今天,自幼来的无数功勋已然让他所能得的封赏多到了今日的无可封赏。
甚或,以其它臣子而言,杨广的结局正该到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最高境界。
但杨广不是其它臣子。
他是帝王双圣最信赖宠爱的儿子。
尤其,当他们为对爱子的封赏而绞尽脑汁的时候,他阳光灿烂的笑,绝对之真诚的请愿说:“于儿臣而言,这世上最好的赏赐莫过于父皇母后的福乐安康,和我大隋朝由此而至的国运昌隆。”
这般赤诚的拳拳之心让杨坚夫妇倍觉老怀大慰,也更坚定了要给予杨广以最好的赏赐之心。
* *
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呢?
所能为他加的官进的爵除太子之位已然没有了。
但是太子之位上早已坐着他的兄长杨勇,嫡长子的继位是千古以来的传统,不可轻易更之。
而,除加官进爵外,至仁至孝并少有欲求的晋王殿下对世俗的种种更是了无兴致,青春年少的他甚至无欲到年已二十岁却连一个女人都没有。
女人!
想到女人的时候,独孤皇后也终于想到了她可以给爱子的赏赐,那是不需要任何灵感就可以,以直觉想到的最贵重赏赐。
是的,是时候了,实在是不能再拖了。
杨广十三岁的时候,她就已开始想着,要给爱子一个天底下最贤淑、最美丽的女子。
但是当她对爱子提起,从来至孝的、顺着她的杨广却微笑着说不、不着急。
理由很简单,却绝对的说进了皇后的心坎里:“孩儿想要慎重、慎重,再慎重一些,自小看着父皇和母后这般相爱相敬的样子,孩儿确定自己这一辈子,也只要有一个女子相伴,就一生足以。”
然后,在独孤无比的感动和支持下,杨广就开始等待那个要与他一生相伴的独一无二的良人。
纯粹的等,绝对不会有所谓主动,事实上也避开所有女子的主动。
于是这样一等就是很多年,让独孤心疼的每每想及肝肠都要寸断了。
所以这一次,她决定了,要由皇帝亲下圣旨,集全天下的女子,只为找到爱子那个一生的良人。
当中的选定过程由她主刀,不惜亲自放下身段去请天下间各色奇人异士来助。
而最终,这个幸运无比、且标志了天下间最优异的女子的决定权,属于杨广!
杨广听完母亲的决定后,感动的快要哭了,他含着泪谢过母后对他这般深重的爱护。然后多少有些不安的转向他的父皇:“父皇,这样真的可以吗?不会太让您和母后费心了吗?”
一心一意要做个流芳千古的明君圣主的杨坚本来是悄悄的皱了眉,觉着如此浩大声势未免太过。
但看到至孝的爱子如此体恤,并征求他的最终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