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此理。只是她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宛瑶打断了。
“届时我自然是要回去的,二妹成婚,做姐姐怎么也该出席的,不仅如此,我还要好好想想,该送上一份怎样的贺礼才是。一副百子千孙图,夫人觉得可好?”
傅宛瑶听出顾靖薇的意思,不过她如今已经看开了,即便闹大了又如何,不过是让自己难堪罢了,何不坦然一些,错的终归不是自己,心中有愧,应该神伤的人也不是自己,何必呢。何况她不甘心,又吵又闹又能改变什么呢,喜帖都已经发了出来,这桩婚事已经成定局了,她又何不站在高处看他们呢。德行有亏的是他们,理亏的也是他们,她不必再为了别人的过错来为难自己。
虽然她从小当作夫婿的那个人做了她的妹夫,幼时心中期盼的美好如今已经与她无缘,她心中多少有伤感和难过,她的孟哥哥已经再也不属于她了,记忆力那个温柔的少年今后已经成了她需要避忌的人,但是经历过这两年的骤变,如今浴火重生的她,还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呢。
她能有今天,腿脚能恢复如初,已经是上天对她的恩赐,她是应该要惜福的。
第22章
傅孟两家的婚事算是朝中年底宫宴之前剩下的一件大事了,虽然是提前了婚事,到底是一直在筹备了多时的,倒也并不显得仓促。只是让傅文彦有些不安的是大女儿的态度。
两天前,建安侯府派人将大女儿送了回来。来人说了,大姑娘给他们送回来了,沈候夫人还说,到年下了,各家都要忙着年节了,除了要准备自家年节;还要准备好宫中年节的物品,着实是不方便再留傅姑娘在家中,等到宫中大宴的时候,再跟大姑娘好好聊会子天,将她介绍给宗亲们的姑娘们认识认识。
至于傅二姑娘的酒宴,实在是不巧,那天是年前仅有的吉日,所以侯府二公子和二姑娘的入宗室的祭祀仪式也定在了那天,所以这喜酒就没办法来吃了,只能备上一份喜礼,以示恭贺了。
傅文彦不由得皱眉,建安侯夫妇不来吃喜宴就算了,还将庶子庶女入宗的仪式摆在同一天,这是表达对他的不满么?这样看来,他将婚事提前倒是没有错了。还有,在宫宴上再跟宛瑶好好聊天,这是逼着他要带着宛瑶一同去参加宫里的年宴?宛瑶她腿脚不便,怎么好在那么多人面前露面,就算是穿的特殊的鞋子,也是会被人看出来的,这不是要让朝中同僚都笑话他么。
罢了,势比人强,他还是先处理好眼前的事再说吧。
傅孟两家的喜宴很是热闹,毕竟是大学士家娶儿媳妇,娶的又是同朝为官的侍郎家的姑娘,上门吃酒的人自然是络绎不绝。好玩的是,同一天,建安侯府举行了沈玉轩和沈玉玲的入宗室的祭祀。
与傅孟两家的喜事不同,侯府的入宗仪式并未请人来观礼,不过即使是这样,侯府一大家子,还有顾家一大家子,这样下来,人数也是十分可观的。
沈玉轩兄妹两虽然都是一早就起来,但是祭祀却是分两部分完成的,沈玉轩起床之后,就让丫头伺候着梳洗,换上了锦袍锦靴,束了发冠,配上了禁步腰环。光是这一身着装,看着都要比平时矜贵几分。
梳洗完毕之后,用了早点,从今天起,他的份例就按照嫡子的份例计算了,从衣着吃食到月钱都有了不同幅度的增长。仅早膳就比往日多了两个小碟,一盅汤品。
与沈玉玲不同,他先是要去祠堂祭拜,跪在祖宗们的牌位前烧香祷告,再由宗族专门负责主持祭祀的族老念上一段祭文,向祖宗们禀告,从今天起,沈玉轩正式记入嫡系一脉,成为家中后嗣传承之一。
拜完了宗祠,再来拜父母,这一步倒是跟沈玉玲一同进行的。侯爷夫妇坐在侯府正堂主位,皆正装,等他们一个一个上前奉茶,等喝了他们敬的认亲茶之后,再由顾靖薇分别赠送给他们一件器物,这便算是完成了所有的仪式。从此之后他们就算是正式寄养在正院,有了嫡子嫡女的名分等,到了年节时分,进宫赴宴时也是有他们的座位了。
沈玉轩听着族老念那长长的祭文,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想着两个月前那个晚上,不由得捏紧了拳头。
那天夜里,他跟沈玉琪一起喝酒,喝得有些迷糊了,最后被引着差点半夜里闯了嫡母的院子,就算嫡母如今不在府里,也能给他冠上一个对嫡母有觊觎之心的罪名。等他惊觉的时候,居然发现他喝的酒里被人下了东西,幸好他虽然是喝得有七分醉,平时到底还算警觉,反应了过来,这才将发冠上的簪子拿了下来,生生朝自己腿上狠狠扎了下去,疼痛让他瞬间清醒,也看见了自己的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