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第3/4 页)
些偏爱,南方种植水稻的事情他也清楚,只是没想到刚好跟小麦的种植岔开。
正想大声叫好的时候,那个周农却突然反对道:“不行,水稻的种植需要大量的水,可我们这里却并没有太多的水,不适宜水稻种植的,不然天气万一十几天不下雨,那些水稻可就全泡汤了。”
唐舟一愣,心想也是啊,他在后世也没听说过在北方亦或者中原地区有大面积种植水稻的。
讨论到这个时候陷入了沉默,唐舟见此情况,忽而想到宋朝南渡之后,曾经在南方大面积种植小麦的,水稻不能到北方来,那么小麦是不是能到南方去呢?
想到这点,唐舟连忙笑道:“既然水稻不能移植到长安来,那我们何不将小麦移植到南方,南方的水稻丰收之后,就种植小麦,这样一来,一年也就有两季的丰收了。”
232。第232章 豆制品
“既然水稻不能移植到长安来,那我们何不将小麦移植到南方,南方的水稻丰收之后,就种植小麦,这样一来,一年也就有两季的丰收了。”
唐舟这么一说,众人神色顿时一变,皆是一脸惊悟。
他们只想到如何把其他的地方种植在长安附近,因此就没怎么考虑把长安附近的植物移植到其他地方,江南之地虽离长安较远,而且很多地方都不够繁华富饶,但若真能在那个地方水稻和小麦互种的话,倒也能为朝廷增收不少粮食呢。
“小侯爷言之有理,如果小麦真能在南方种植成功,这可就相当于把朝廷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一杯啊。”周农十分兴奋,站在一棵树下挥着手,完全不在乎毒辣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
宁成去过江南,倒没有像周农这般兴奋,因为他意识到唐舟虽然说的可行,但却也存在一些难题,如果这些难题得不到解决的话,是很难真正将小麦种植在南方的。
“小侯爷,水稻种在北方有难处,小麦想在南方种植怕也不容易,因此属下觉得,任何事情不能想当然,我们必须在南方进行试验之后,看看是否可行,才能决定要不要将小麦移植到南方。”
唐舟点点头,不过心中却想,宋朝南渡的时候曾经在南方种过小麦,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于是说道:“你说的不错,既然如此,待本侯禀明圣上之后,就派你与周农二人带上一批小麦的种子,在南方找一块试验田进行试验如何?”
宁成扭头看了一眼周农,周农微微颔首,宁成见此,这才点头道:“既然小侯爷这般信任我们二人,那我们二人就去一趟南蛮之地又何妨。”
唐朝初年,江南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后世的繁荣,所以很少有官员想去那些地方任职,宁成与周农二人此一去也必定艰难险阻,唐舟见他二人竟一点不畏惧这些,不由得对他们二人更是欣赏起来,道:“好,待你们功成归来,本侯亲自为你二人请赏。”
众人就小麦种到南方这个提议讨论了一些之后,最后把问题再次放在了小麦丰收以后,中原之地的百姓种什么。
对他们来说,这个问题因为就在他们身边,所以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小麦丰收之后,我们这个地方能种的东西并不多,除了一些蔬菜外,种的最多是就是大豆了,只是就算如此,真正肯去种大豆的人并不是很多。”周农在大家讨论开这个问题之后说道。
而他说完之后,唐舟却是有些不解,问道:“既然能够种大豆,那为何不种呢?”
周农耸耸肩:“小侯爷有所不知,百姓收了小麦之后,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来脱皮晾晒,那里有时间再去种大豆?再者,种了大豆做什么?”
听到周农这话,唐舟顿时一愣,有些不解了,道:“种了大豆做什么?难道大豆不可以用来做豆腐吗?豆制品那么多,用处挺大的吧。”
唐舟真的很不能理解,后世的他也曾经做过豆腐宴,只一道豆腐,可以做出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相比较而言,豆腐的营养价值那么高,喜欢吃的人应该不少吧?
在唐舟这样询问之后,周农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豆腐?小侯爷真会说笑,整个长安城除了那几家豆腐坊外,谁会做豆腐?而只那几家豆腐坊自己种的大豆就足够他们自己用的了,其他百姓若是种了大豆,最后也只能是坏在自己手里。”
说到这里,周农又道:“说句实话,豆腐虽然不错,但还是太过无味了些,只适合一些老年人来吃,像属下我,对豆腐并不怎么热衷。”
周农这般说完,唐舟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豆腐是汉朝时发明的,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