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页)
孩子们摇了摇头说没有告诉,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去赚钱,又怎么告诉孩子呢?
方圃说你们现在正好是读书的时候,认真读书的时间可能就是这十几年,但是钱,可以一辈子赚下去。我们一定要把书读好,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到时候你们就知道读书跟不读书是不是不一样了。
孩子们又是一幅似懂非懂的表情。
方圃说,来孩子们干累了吧?来我们大家一起背一背那首诗好不好?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啊!
方圃说小云,你来给大家起个头。
小云早就等着方圃这句话了,她挺直了脖颈,头也高高地昂起,说古风二首?悯农二首,作者唐朝李坤,春种一粒粟预备开始……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子们的声音虽然不一,声调也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他们的心情几乎是一样的。
有的孩子脖子上的汗水都黄豆粒大小了,可是他们的表情是严肃的,不可亵渎的。
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不是我们一代人的美德,是老辈子就传下来的,是对我们吃苦耐劳的广大农民的尊重。
令方圃跟这群孩子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这些言行,都被躲在山路旁边高大的桑树上的一个人给录了下来。
可是就在孩子们准备返回草屋继续读书的时候,却听到远处噗通一声,很多孩子吓得脸色都变了?
是狼吗?或者是熊吗?要不就是野猪?
掉下来的到底是什么呢?(未完待续。。)
ps: ; ;方圃在偏远的山区跟孩子们一起搭建了一间草堂。
草堂的后面他带着孩子们开辟出很多的地块,一块块每个孩子都分好,就像是古代的井田。
孩子们读书之余就来这里劳动。
一个小国寡民的世界就此形成了。
是理想,也是现实的梦想。
但愿我们的孩子在读书之余能够劳作一番,大概他们就知道珍惜每一粒粮食,珍惜美好生活的重要了。
可是方圃的这种理想能够找到一个切实的落脚点吗?
后面的故事又是怎么样的呢?
第二十一章 异类的下场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暗香》
火车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停了下来。车厢里顿时乱哄哄一片。
下车的跟继续呆在车上的打着招呼,然后把大大小小的行李肩挑背抗地收拾到自己身上。
在身前身后的人看来,是只见行李不见人啦。
吴小淘就是被这样的一群人簇拥着传输到站台的。他们腥臭的气味几乎把吴小淘给熏个跟斗。
看似很不起眼的一个小镇,在当地人看来就已经是都市级别的大城市了。
就像前些年,当纵清市被特设立自治区以后,大山里的人们就把那里看成了天堂。这确实让本来就生活在天堂的人们觉得很是不可思议。
就那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还天堂呢?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同样的,同一个省区,落后地区跟先进地区相比也是有天壤之别的。
有的时候,一座不起眼的大山就把两个世界给隔开了。
沿海地区也并非放眼哪里都会闪光。
造化弄人啊!
做了三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让吴小淘有着跟其他人一样的疲惫。
一座青山。一洼绿水,一棵遒劲沧桑的古树都会让这个有着海外生活经历的年轻人都颇感新鲜。
他拉着一个几十斤重的大拉杆箱,一步一步地走着。他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更不知道此刻这个时候去找谁。
一个丝网报社的所谓驻地记者,跟一个山区的志愿者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他毕竟来了。
山区,对于陌生人来讲,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们往往对山和水寄托了太多的遐想。他们觉得那么很美,很豁达也很幽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