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冷落的小屋子里停下来了,等了几个小时,来了一个比较消瘦的中年人,满面红光,身后跟着一队警卫人员。
这就是邓发,他是中央委员,又是党和政府的保卫委员。(《中国纪事》,第43页)
一个令所有共产党人注目而又陌生的德国人,就这样走进了瑞金。几个月后,作为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顿时具有了一言九鼎的权威,他所拟订的军事防御战略,如同一个巨大的阴影蔓延开来,将根本改变红军和中央苏区的命运。
三/陈友仁最后一次的耀眼亮相
就在李德刚刚走进瑞金,开始与中央苏区的中共领袖们认识并迅速确立自己发号施令的至尊地位之际,1933年12月《时代》周刊关于封面人物蒋介石的报道,向世界披露出了中国红色革命的现状和蒋介石1933年9月开始进行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大围剿”: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封面中国 第六章(6)
然而,上周蒋委员长却面临着一个紧要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统治真正具有严重威胁的,是已经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他们领导的苏维埃政权,控制着富饶的江西及周边约20万平方英里的地区(见地图)。他已紧急公开购买多达1万张床位的医院设备,大量步枪、机枪、野战炮、战斗机和军需品,他分别悬赏8万大洋以取得中共头号将领朱德、二号将领毛泽东的头颅,如果尸体完整赏金则为10万大洋。这两位家喻户晓的中国人曾在国外受过军事训练。南京方面的30万军队,在蒋本人的指挥下,在该地区集结,准备开始剿共。突然,他召集所有将领和参谋来到指挥部所在地南昌,在这个直接面对苏区的地方开会。委员长宣布,他可能会将剿赤战役的全部指挥权交给刘峙将军,令其立即赶往情况最为严重的地区投入战斗。(《时代》,1933年12月11日)
在1927年年底,《时代》曾报道过中国共产党人发起的广州暴动,自那之后,共产党的影子在这本刊物上几乎消失了。在长达5年的中国报道中,频频出现的是军阀混战、国民党内部派别的纠纷与争斗、中日之间的冲突与战争。从高潮跌入低潮、从城市转向农村的中国共产党的踪影,一时还难以进入《时代》的视野。
当然,偶尔也有例外。1931年6月22日的《时代》,在以《新元首》为题报道蒋介石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的消息中,曾这样写道:
蒋介石元帅上周再次当选中国主席——不是由中国人民选举,他们没有投票——而是由在南京的国民党第5次大会选举产生。
直到上周,蒋主席还未如他所许诺的那样从南京进军至内地、消灭共产党的军队。蒋的政府承认,共产党军队最近“在江西、湖南、福建省的一系列战斗中,消灭了2万政府军”。“许诺者”蒋许诺将派遣20万军队清剿红军。(《时代》,1931年6月22日)
毫不奇怪,共产党根据地位于远离上海、南京等大城市的偏僻地区,中外记者都很难走进去一看究竟。“苏区”的现状和“剿共”的进展,往往只能根据官方的消息发布,外界对中共内部情况的了解也仅限于细枝末节,甚至常常是捕风捉影。譬如,称朱德、毛泽东都在国外接受过军事训练,明显有误。朱德曾在欧洲留学,但并非学习军事;毛泽东从未跨出国门半步,甚至在国内也没有学习过军事。尽管如此,一幅配文章而发表的绘制详细的地图,却多少为世人勾画出了中国内战动荡的范围。
相比之下,关于“福建事件”的报道就要生动详尽得多:
福建是上周的最后一个严峻的叛乱地区。这一新的苗头打乱了蒋委员长指挥江西剿共的计划,迫使他召集军事委员会开会。
上个月,临近广东的福建省宣布已经“独立”(《时代》,11月27日)。上周,福建大胆的造反者敢于宣称,是他们而非南京才是真正代表中国的政府。他们猛烈抨击蒋委员长,宣布他们的军队将由蔡廷锴将军指挥,这是著名的十九路军的司令,曾率军殊死保卫上海(参见1932年2月22日等期《时代》)。老牌的十九路军的残部,在招募新兵后战斗力得到加强,将在蔡廷锴将军的指挥下作战。更为严峻的是,新的福建政府拥有它的“智囊人物”——南方中国人的政治家中的佼佼者陈友仁。正是他使南京政府的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是他迫使蒋匆匆离开军事会议,紧急调遣精锐部队,亲自指挥来对付福建。(《时代》,1933年12月11日)
被称为“智囊人物”的陈友仁,又一次、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