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相花刻丝锦袍,腰系羊脂缠花五蝠如意玉佩——便知他是昭王了。
她跟在宋氏后头向昭王道了万福。
昭王府的护卫远远地将路边的长亭围在中间,亭中摆了水酒,还坐着一个花貌美人,香妃色绫子如意云纹衫,翠蓝金枝绿叶百花曳地裙,装扮极其富贵。
见众人进来,只起身向昭王微微插手一欠身,便矜持地站在原地。颜秉初偷偷看了她头上的赤金拔丝丹凤口衔四颗明珠宝结和缠丝点翠赤金的步摇,微微眯了眼,便低下脑袋,亦步亦趋地跟在宋氏后头。
谢老太君急忙要蹲身行礼,却被昭王紧紧地扶着,在桌边坐下。又伸手斟了一杯酒,“老祖宗,绍儿干了。”说着,一饮而进。
谢老太君笑着点头,连连道好。
颜秉初斜眼看着那条翠蓝金枝绿叶百花曳地裙一动也不动,仿若一个木头人似的站在原地。
亭子一片寂静。
这个少女,大约十五六岁的模样,昭王封王后,从来没听说有过大婚,想必,她就是昭王府上唯一的皇子侧妃董氏了。
昭王进酒此举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只行家礼,不执国礼。身为晚辈,董氏也该向老祖宗行了礼,后头的小辈才好跟她见礼。
她不动,场面一时尴尬得很。
“怎么都簇在这儿?”谢诩走进亭子。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赵绍瞥了董氏一眼,转身对他笑道,“正等着你呢”
谢诩展开扇子轻轻摇了摇,笑了笑。
“你们去兴元府,一定得好好地,这两年,谁都不许淘气惹事。”谢老太君的语气轻柔带着笑意地嘱咐他们,仿若他们去兴元府的这两年是去游玩一般。
“老祖宗说的是。”赵绍和谢诩自然是笑着答应了,仿佛真是一件轻描淡写的事情。
颜秉初倚着谢老太君抿着嘴笑了。
谢诩看着她,扬了扬眉毛。
颜秉初就白了他一眼。
谢诩不由莞尔。
这一幕落在众人眼里。
“你看这两人……”宋氏笑着看了老太君一眼。
眼里欲言又止的。
老太君哪里不明白她的意思,两个孩子要有两年不见,宋氏自然想让这两个孩子多待一会儿时间。
赵绍会意地接口,“听说这河堤边风景不错,不如敬之你领着颜姑娘转上几圈。”
天色已经大亮,空气清冷,颜秉初拢了拢披风,紧随在谢诩身手出了亭子。
两人在洛水边站定,颜秉初四处望了望,便走到一棵柳树边,伸手折了一支柳条,递给身后的谢诩。
“喏,虽然有些光秃,聊以表意吧。”
谢诩看着手上的柳条笑问道,“就是聊以表意?不是真心实意的么?”
颜秉初一本正经地点点头,道,“这就看你是不是计较了。”
谢诩不由失笑。
两人也没再说话,沿着河堤静静走了一遭,时辰就已不早了,便回转了长亭。
董侧妃已经上了昭王府的马车,众人也出了亭子。
赵绍和谢诩向老太君和宋氏行了礼,便上了马。一队护卫迅速跟在后头上了马。
众人目送着马队渐渐驶远,便上了马车回转府中。
颜秉初又在燕国公府住了几日,便回了颜府。
在燕国公府住了半月,回到家中,竟有些陌生似的,颜秉君就嘲笑她,“毕竟是一半已经嫁出去的人了,回到娘家竟是来做客了。”
颜秉初并不搭言,用自己绣的小布球逗弄着已经有些小肥的美人,它懒洋洋的窝在地上,偶尔用爪子抓两下布球,见球又移到自己的爪子所及之外,便又将脑袋枕在爪子上,闭上眼睛,一动不动了。
“怎么几日不见?变得这么懒散了?”颜秉初泄气地扔下绣球,伸手使劲儿地揉了揉美人的脑袋。
“还不是和你学的?”颜秉君嗤笑一声,“你瞧瞧,你瞧瞧,那眼神就和你一模一样的。”
颜秉初出其不备伸出手指就点了颜秉君脑袋一下,“要死了你一口一个你的现在连阿姐都不叫了”
第八十八章琐事
收费章节(8点)
第八十八章琐事
颜秉君不妨被她打了脑袋,就捂着头,冲颜秉初做了一个鬼脸,又生怕她来追,头也不回就跑出了屋子。
恰巧缀幽进屋,笑道,“三爷这是做什么?急急冲冲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