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道这则消息。 总统曾是FBI的告密者 50年代初期,在打击共产党威胁的浪潮中,娱乐圈的一个二流演员引起了联邦调查局的注意。 联邦调查局第100-382196号档案记录着此人的资料:罗纳德·里根,身高6.1英尺,体重175磅,蓝眼睛,棕色头发,既是一个演员,又客串过工会工作。联邦调查局认为,他所参加的工会其实是共产党的一个外围组织。于是,里根辞去了在〃艺术、科学和专业工作者委员会〃的理事一职,转而成了联邦调查局的告密者,代号为T-10,并向联邦调查局特工报告了演艺界工会中〃追随共产党路线小集团〃的情况,后来又在联邦调查局的安排下,到非美活动委员会秘密作证。此人在1981年成为美国总统。 用武器换人质 伊朗经过与伊拉克6年的战争消耗,颇感军备不足,尤其是先进的武器装备难以补充。伊朗军火商虽在中东和欧洲等处不断购买武器,但美国对其实行禁运,伊朗无法购到诸如F-4鬼怪式战斗机和F-14战斗机的零部件与急需物资。伊朗在巴列维时代购进的这类飞机仅存数十架,但这些飞机能上天的寥寥无几。制空权全掌握在伊拉克人手中。据统计,伊朗与伊拉克相比,直升飞机数量为1:4,战斗机为1:7。其他导航设备、坦克和直升飞机的零配装备也严重不足。所以,伊朗为补充武器,很想同美国人做交易。 1984~1985年上半年,西方国家驻黎巴嫩的外交人员、记者、教师等纷纷被绑架,其中有7名美国公民。政府为使人质获释曾作过许多努力。起初,美国政府通过叙利亚同绑架人质的###圣战组织接触,因为该组织的活动范围由叙利亚控制。但###圣战组织提出了一个在政府看来难以做到的苛刻条件:除非美国帮助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法国和科威特等地的黎巴嫩战俘,否则决不释放美国人质。圣战者组织甚至扬言,人质将被逐个处决。他们果然于1985年下半年处决了一名人质巴克利。美国政府对叙利亚失去了信心。后来,政府发现真正控制该组织的是伊朗的###解放运动,于是便派人暗地试探伊朗的反应。伊朗最初反应消极,但迫于形势的需要,他们露出了愿意同美国接触的口风。 8月,有人向美国驻贝鲁特外交官报告,伊朗政府内部至少有一个派别的人对恢复同美国的联系感兴趣。同月,正在海牙国际法庭同美国打官司的伊朗官员也对美国代表说,德黑兰某些领导人希望同美国谈判。 里根总统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当时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法兰、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国防部长温博格以及国务卿舒尔茨进行磋商。有人认为,同伊朗接触不仅可以给人质释放带来希望,而且还可以打开美伊关系的大门。由于此举关系重大,直接影响人质安全和美国在整个中东的利益,因此必须在严格的保密下行事。这件事最后落到了麦克法兰身上。 不久,由以色列人驾驶的一架飞机,载着反坦克导弹、飞机零部件和弹药飞抵德黑兰。此后,美国人质陆续释放。 9月14日,美国人质本杰明·韦尔获释。里根当天打电话给以色列总理,对以色列的合作表示感谢。 1986年7月2日,一架满载军用物资的巨型运输机降落在德黑兰机场。同月26日,第二名人质劳伦斯·詹科在黎巴嫩获释。 …… 据参议员赖特透露,截至当时,伊朗为购买武器向美国支付了1200万美元。这些武器中,除作战飞机、坦克、雷达等装备外,至少还有1008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和235枚〃隼〃式地对空导弹。但据思凡部长透露,伊朗支付购买武器的金额实际远远超过1200万美元的数字,约达3000万美元。 秘密武器交易成功,以色列从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美伊关系有所松动的情况下,以色列不失时机地居中斡旋。以色列不仅给美伊武器交易牵线,而且在向伊朗运送美国武器的过程中也干得非常出色。丹麦货轮至少为以色列运送了5批军火到伊朗。1986年10月7日,那艘叫〃莫尔素〃号的丹麦货轮载着26箱、重460吨的货物从以色列的埃拉特港启航前往伊朗的阿巴斯港卸货。当时,船员们都知道箱内装的是军火,但木箱上刷的却是〃黎巴嫩家禽〃等字样。    
里根:FBI的告密者(2)
托尔报告 为了弄清〃伊朗门〃事件真相,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合组成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和负责国家安全委员会工作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曾多次举行秘密和公开的听证会。有关人员全被侦询过,里根总统也两次接受了委员会的调查。但是,由于参与此事的两位关键性人物奥利弗·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