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1/4 页)
白瑞宁刚对莫如意的身世有些了解,并不愿相信皇帝对莫如意真的那样无情,当下便点头道:“那麻烦你了。”说着话朝他欠了欠身,又想到林夫人,忙道:“你快去看看你母亲吧,她刚刚晕倒了。”
林渊一怔,“晕了?”而后话也不等回,几步就跑没影了。
他离去后,白瑞宁倚到身后的桃树上,长长地吐了口气。
本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结果这么一折腾,她更晕了。
白瑞宁慢慢地走出桃林,招呼过穗玉,主仆二人沿着林渊消失的方向走回,转过一重假山,便又见了花厅。
缘儿站在花厅之外,远远地见着她们回来,连忙迎了过来。
“夫人,林老夫人刚刚醒了。”
白瑞宁闻言连忙快走几步,却因此牵动身体伤处,瞬时便出了一身的冷汗。
站在原地缓了缓因此产生的眩晕,白瑞宁伸手探探自己额头,似乎烧得更严重了些,不过还好,她还是比较清醒的。
白瑞宁往花厅走的时候,顾月皎也从厅内急步而出,见了她便拉她过去,“母亲想要见你。”
白瑞宁再进花厅,却见所有人都在跨间外候着,连林渊也不例外,顾月皎将她带到跨间外也停了步子,示意她一人进去。
白瑞宁紧了紧收在袖中的手指,轻吸一口气,低头进了跨间之内。
跨间通敞明亮,靠窗的地方摆了不少花草盆栽,此时屋里只有两个人,林老夫人于软榻间倚靠,一侧则站着那个近侍妈妈。
见白瑞宁进来,那位妈妈端了圆凳过来,安置在软榻之侧,并请白瑞宁入座。
白瑞宁轻轻一欠身,于凳上坐下,又与老夫人欠了欠身,“老夫人。”
林老夫人泪眼婆娑。
她身体无力地倚在榻间,手里握着那枝簪子,不住轻抚。
“他”林老夫人想了一会,才确定了称呼,“那孩子有没有对你说过他的身世?”
第107章身世(二)
白瑞宁点点头,“说过一些,但不详尽。”
林老夫人抬起头来,目带企盼,“可能与我说说?”
白瑞宁犹豫了一下,“他只说他母亲是单身的时候有了他,因不被家人所容,孤身远赴江南,在一个小镇生下他,在他十来岁的时候,他母亲过世了,他无处可去,就来了京城,在一间寺庙里寄住了数年。”
白瑞宁知道的远比这些更多,但有些事不用多想也知道不能说,所以她尽量把事情简单化,如果以后莫如意愿意,大可以把实情相告。
林老夫人悲伤又感慨,“那他父亲呢?”
白瑞宁摇摇头,“他没有提过。”
“他可提过他母亲的出身?”林老夫人稍带希望地问。
白瑞宁又摇了摇头,“也没有提过。”
这一点白瑞宁也很奇怪,从她在莫如意那里听过的信息来看,莫如意是知道他母亲的出身的,可为什么他进京后不来寻亲,却要寄住在寺庙里?难道又与皇上有关?
不过她心里再多疑问,面上却是不显,只看着林老夫人,微感恻然。
林老夫人闭着眼,两行浊泪缓缓而下,“该是不知的,他若知道,岂会孤苦地寄居寺中?”她说着摇摇头,“她还是没有原谅我,宁愿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宁愿儿子无所依靠,也不愿他来找我!”
林老夫人说话间又是泣不成声,那位妈妈忙上前劝她,“大姑娘岂会不知您心疼她?只是当初那样离府,又怎么回来?也是怕连累了夫人。”
林老夫人连连摆手,“竹娘,你别劝我,当年最错的就是我,我的孩子我不能保护,只能眼看着她去受苦。。。。。。”
看着林老夫人痛苦难当的模样,白瑞宁可以想象当初她们母女的冲突会有多么激烈,岂知时移事易,二十余年不见,最初的痛苦竟成了最后的诀别。
白瑞宁垂眸而坐,根本不敢提莫如意曾说过的,他母亲离世时众叛亲离一事,这件事,显然还有着连她也不知道的别样隐由。
在竹娘的劝说下,林老夫人慢慢由悲痛中缓和过来,她伸出手来,拍了拍白瑞宁的手。
“事到如今,你也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白瑞宁柔声道:“心中有些猜测,也不知道对不对。”
林老夫人叹了一声,抚着手里的簪子,“这簪子,本是我的嫁妆,原有一对,凤凰祥云,给了长女明秀,凤凰牡丹,给了次女怀秀。二十二年前,明秀犯下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