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从艺术上加以否定,个中道理,也就在此吧?而梅兰芳的艺术和梅兰芳大师本人在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中国才获得了最正面的意义,鲁迅若有在天之灵,他是会同意的。
1
万世流芳
(梅兰芳纪念馆大纲)
序言
第一部份:梅开中华
第二部份:梅香四海
第三部份:梅骨铮铮
第四部份:梅德如玉
第五部份:梅根泰州
结束语
序言
世界有三大戏剧文化: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世界有三大以人命名的戏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布莱希特的,梅兰芳的。
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由“唱念做打”、追求神似、舞蹈化程式所构成,有别于世界上写实性的戏剧及其表演体系。
中国戏曲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化。梅兰芳,这个美丽而响亮的名字,成了中国戏曲及其表演艺术举世公认的象征,他被称为“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当世界说起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世界就想起梅兰芳;当世界说起梅兰芳,世界就是在说中国戏曲和中国文化。
梅兰芳用他的艺术和人格,将大美创于人间,留在永远。让我们一同来认识和学习梅兰芳,为他而骄傲、自豪。
第一部份:梅开中华
引言:梅兰芳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他将面临的困难和考验可想而知。但梅兰芳以其一生的刻苦努力,终于登上世界瞩目的一座艺术高峰,成为人类文明史册上一个伟大的名字。
1,梨园子弟,旦角世家
祖父梅巧玲,原名芳。1842年生于江苏泰州东门外,随母逃荒,被卖进戏班,后成为京剧著名旦角演员,为“同光十三绝”之一,长期任“四喜班”主,著名剧目有《雁门关》等,排演过《红楼梦》的戏。常解囊济人,向有“义伶”之称。取字慧仙,号雪芬,别号蕉国居士,自号梅道人,又称景和堂主人。
祖母陈氏,著名小生演员陈金雀之女。
梅巧玲二子:梅雨田,梅竹芬;二女:长女嫁旦角演员秦稚芬,二女嫁武生演员王怀卿。
伯父梅雨田,著名琴师,样样拿手,“六场通透”,为谭鑫培操琴多年。时称“谭鑫培的唱,梅雨田的琴,李五的鼓,珠联璧合”。梅兰芳由伯父抚养成人。
父亲梅竹芬,生于1872年。学过老生、小生,最后唱青衣花旦,长相与演唱酷似其父梅巧玲。“搭班”唱戏,为人厚道,家贫劳累过多,二十六岁即去世。
母亲杨长玉,生于1876年,著名武生杨隆寿之女。杨隆寿有“活武松”、“活石秀”、“杨猴子”之称,演艺很高。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1894年生于北京李铁拐斜巷。
2,勤学苦练,青春成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兰芳攀登中国戏曲表演艺术高峰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这要从他学戏说起……
八岁少年梅兰芳学戏不快,以至老师朱小霞失去对他的信心,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就气走了,再也不肯教他。梅兰芳成名后,朱小霞表示歉意,梅兰芳安慰说:老师,我受你教益很大,你是要让我发奋学习的。
梅兰芳被伯父“写给”(有立下生死状的意思)朱家学戏。老师吴菱仙家贫,过去常得梅巧玲接济。他耐心教着这个一时不开窍的孩子,后来梅兰芳有三十多出戏得他初授。
梅兰芳广拜名师,向秦稚芬、胡二庚学花旦戏,向陈德霖学习昆曲旦角,向乔蕙兰、李寿山、陈嘉梁、孟崇如、屠星之、谢昆泉等人学习昆曲,向茹莱卿学习武功,向路三宝学习刀马旦,向钱金福学小生戏,也曾受教于王瑶卿。
梅兰芳十岁登台,串演昆曲《鹊桥密誓》织女,老师吴菱仙将他抱上椅子,登上烛光摇曳的“鹊桥”,首次面对观众。
梅兰芳十四岁进戏班,在演出实践中进步较快,三年多后,北京各界品评京剧演员,梅兰芳列第三,称“探花”,有如新月东升。
1913年,梅兰芳十九岁,首次在上海演出。挂头牌的王凤卿名气甚大,年长梅兰芳11岁,而梅兰芳不为上海观众所知。头三天演出《玉堂春》等戏成功,后四天演出《雁门关》等戏也成功,上海观众初识梅兰芳的份量。王凤卿就让梅兰芳演“压台戏”《穆柯寨》。梅兰芳抓紧七天时间,跟琴师茹莱卿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