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昨天是星期天,天气很好,我们去逛××花园。早上九点,吃了早饭去等公共汽车,等了一个小时才挤上去。十一点到公园,先在门口排队买票。进园以后,看见杜鹃花开得很茂盛,红的黄的白的都有。杜鹃花圃旁边是玫瑰花圃,也开得很漂亮,很多人在那儿照相。往前走,满地细细碎碎的小花,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再往前走,转一个弯儿,左边是一个池塘,铺满了荷叶,右边是一个花架,花架上头爬满了花,花朵底下有石桌石凳,有几个老人坐在里面休息。池塘的尽头有龙舌,龙柏,一棵一棵绿油油的。有个人在公园那一头卖包子,很多人围着他买,我也走过去买了两个吃,滋味不错,再买一个。三个包子吃下去,觉得口渴,就到公园外面去找卖汽水的。同是直叙,这一篇“游园”又比那篇“避水”差得多。文章原来分成许多等级!
你现在是在哪一级?做好了拾级而上的准备了吗?
倒 叙(1)
一般而论,记叙文讲求真实,不尚虚构。“开学记”,记本校开学那天的情况:“远足记”,记上个星期天本班郊游的见闻:“我的家”,教师想借作文了解你的生活:“我爱读的书”,教师想借作文了解你的知识。
拿“开学记”来说吧,我们可以先把材料一条一条记下来:看到的——
听到的——
嗅到的——
吃到的——
碰触到的——
想到的——我们要借着这些材料,写出“开学”的动、静、今、昔、表、里、常、变。即使不能全写,也要把其中一部分写出来。原则上,我们照时间的顺序写。我们既希望忠于事实,也希望文章可读。若想两者兼备,得事实本身具备构成好文章的条件;也就是说,得有婀娜的身材,才有曲线美好的旗袍。
倘若那事实本身不能支持我们的写作,怎么办呢?把想像放在第一位的文学创作可能索性不管实情实况,只求文章好,怎么精彩动人就怎么写。他照着理想的尺寸裁制一件旗袍,不管眼前的人合不合身。我们也许不能这样办。某一所著名的中学里发生过这样的事:老师出了个题目,要大家写《我的母亲》。他在一个女孩子的作文簿上读到“我的母亲改嫁过两次,我现在既没有父爱也没有母爱”。教师恻然心动,专诚去访问那位母亲,才知道作文簿里的曲折全是虚构的。母亲发觉女儿瞎编身世,又惊又痛,跑到学校里去更正,在教务处放声大哭起来。
我们只能在“忠于事实”的原则之下动一点小小的手脚。也许,我们只要把时间顺序更动一下,把先发生的事放在后面,后发生的事移到前面,文章立刻就出现精彩。例如,“如果秀英肯嫁给我,我要结婚了。”是一句很平淡的话。倘若倒转过来:我要结婚了———如果秀英肯嫁给我。就有明显的起落。“我要结婚了!”肯定的口吻,突然宣布,是“起”。下面紧接着假设,原来八字还没一撇呢,是“落”,可是下面无声有声,你是觉得这人鲁莽得可笑呢,还是痴情可悯?这又是“起”。
语文引起的反应有时是很“奇怪”的。有一个普遍流传而不明出处的故事说,某君问他的牧师:“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牧师坚决表示不可。某君接着问:“抽烟的时候可不可祷告?”牧师的回答却是:“可以!”反正是一面祷告一面抽烟,何以得到不同的判决?我们可以体会,“祈祷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祈祷在先,抽烟在后,牧师认为开始祈祷时既未抽烟,怎可中途羼入?那不是太不虔诚太不专心了吗?“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抽烟在先,祈祷在后,心不在“烟”,这时不专心反而是好现象。
文章,先出现哪个字,后出现哪个字;先告诉读者哪件事,后告诉读者哪件事,颇有讲究。我们不妨常做一种练习,把许多语句倒过来说一遍,咀嚼一番:风霜雨露——雨露风霜
不眠不休——不休不眠
三长两短——两短三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无名英雄——英雄无名仍然是那几个字,只因调换了位置,就有不同的滋味。我们先看见“前门进虎”,想从后门逃走,纵是“后门进狼”,还可以冲杀出去,狼比虎好对付一些;如果先是“后门进狼”,向前门退却,不幸又“前门进虎”,岂不陷入了绝境?“天崩地裂”,天崩的时候人还可以伏在地上,或是钻进山洞里,然而地又裂开了,没有希望了,其间有过挣扎:“地裂天崩”,地裂开了,人掉下去了,天崩与否已是无关了,似乎就不像“天崩地裂”那么恐怖。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