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天乾坤腾。亢龙有悔归丹田。龙在于野势如涛。’
观及此处,司马玉虎突然颔首自语说道:‘哦……原来所谓的“六龙神功”乃是将隐伏丹田的真气称为“潜龙”循行任督称“龙跃”循行五脏六腑称“龙在田”
循行全身经络脉穴称为“飞龙”气返丹田称“亢龙”至于“龙在于野”……莫非是意指与人交手时……不!前五龙皆内含于体,因此……可能是将真气布在肌肤处?
嗯!甚有可能,续看便知!’
于是再往下详阅,果然后面字义便是一段详解行功之法,也是众所熟知,如何入静清明灵合、意守丹田神入虚无、炼谷化精、炼精化气的入门之功。
尔后则是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灵合清明、心生意、意生气、以意引气、气随意动、心通意合、神意相通,以意引丹田之气循行任督小周天之法,再后便是气行全身奇经异脉,充盈脉络的大周天行功之法,将真气密布全身及至肌肤。
但是司马玉虎续阅之后,甚为惊异‘六龙心法’的玄奥,因为曾听师父说过,人体全身中,除了三阳三阴十二经脉外,另外尚有任、督、冲、带、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奇经八脉,而每一经脉皆各有数目不等的旁支络脉,并以奇经八脉为体统,率三阴三阳十二经脉为用,循行全身各经络,以利血脉中的气血盈亏。
然而所有的内功心法,除了定然循行任、督二脉外,其余的经脉则因心法的不同,而贯通不同的经脉及络脉循行真气,从未听过有某一门派的独门心法,能将全身经络全然贯通循行。
可是此篇‘六龙神功’的行功心法,竟然是要将全身各经络全然贯通,使真气密布全身各处经络,且须炼至连毛孔皆能透出真气方属练成。
怪不得方才在石门旁壁上所观‘长风子’随师三十年后,才将此‘六龙心法’习成,可见自己若想将此‘六龙心法’习成,岂不是至少要耗费半甲子之上的时光?直到习成之时,岂不是已然迈入花发之龄了?
司马玉虎怔愕沉思之时,目光又望见‘六龙心法’后面,另外尚有一段字迹未阅,于是再继续观阅,后段写着:余归隐洞府重修金丹。佐以道门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学。岁过三甲有余。
修道入悟神通虚无。昔武林功技如稚子。招如车轭式如辙迹。受束受限有脉可循。故以神为本意为用。神为招意为式。意者。目视意起。触之意起。觉之意起。
心应意起。神应意起。意起身动是为神意之技……’司马玉虎观至此处顿时怔怔沉思,约莫半个时辰后才喃喃说道:‘往昔师父曾说武林中,最负盛名的前辈高人,皆身具高深内功及玄奥精妙的招式,功强招妙方能纵横武林久负盛名;次者以内功为主,招式为辅以功取胜;再次者以招为主,内功为辅以招取胜;更次者两者皆弱,仅能以胆大心细眼明手快及招出如风取胜,而这位“长风子”却认为招式恍如车轭受拘束,要以神为招意为式?也就是说这“神意之技”毫无招式可言,仅是以眼至、心至、招至之理随意出招?’但是突又灵光一现的笑说道:‘唔……其实也并非无理,记得在“汴京”与那七个壮汉拚斗时,并未施展师父传授的拳法,仅是随手出拳便能击中他们……因此便是以功取胜,至于此位“长风子”已然功达极顶修得金丹仙道,故而随手挥扬又迅又疾,自是可化腐朽为神奇,当然再也无须习练有规有矩束手束脚的招式了,总归而言是要修得高深内功方能施展“神意心法”之技,但是功力不足时便枉然了!
否则万一遇到功力高深技高一筹者,便只有败亡之途了!’有了恍悟涵意的认知之后,便继续往后详阅,而后面的字义全是详解如何习练心、神、意,如何与身躯动作相契合的道理义意。
司马玉虎一时之间又如何能悟解其中涵意?因此再度将‘六龙心法’及‘神意心法’重阅数遍,已然能熟记无误后才观望别处。
目光转望向在平台上,那柄云白色且雕有两条盘龙的三尺长剑,以及一柄尺余长的折扇,好奇的将长剑执在手中,只见云白色的剑鞘,竟是用不知何等巨骨磨制成的?同质的剑锷护手乃是两只仰天龙首,正好与剑鞘上两条盘龙的身躯相合为一,而盘卷在剑鞘上的两条龙身间隙中,左右两面各有三个古文‘潜龙剑’而龙尾则延伸至剑鞘尖端相合为一。
在剑柄把手尾端的环孔上,有一条黄色光泽鲜亮毫无腐状,不知是用何等异丝编成的剑穗?且串有一粒闪烁出亮丽紫红光彩的如泪坠珠。
按下剑鞘上的卡扣抽出剑身,霎时只见一泓银月般的银光,闪烁出有如水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