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第3/4 页)
,自己这种什么都放心不下的心态,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其实并不好处,相反,它还过多的消耗着他的精力。
这些话,纵然顾同今天不讲出来,芸娘都觉得自己应该说,恰好现在顾同问起,芸娘当即就丝毫没有保留的对顾同说道:“三郎,你现在是天子,是九五至尊,主宰天下,你为了朝廷大小事务操心,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大小事情你都不放心,都要去理会,这会不会拖垮你的身体呢?孩子们现在还小,如果,如果你有个问题,你可曾想过,我们孤儿寡母又该怎样生存?就像我以前不放心长生一样,但是慢慢看到他可以在朝臣的帮助下,处理朝政,我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了,孩子会长大,朝臣也会处理好自己的本务,我们又何必事必躬亲?”
芸娘的话,让顾同更加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看着芸娘眼眸之中的关切和心疼,顾同心中又是一阵愧疚。他只顾着为了天下操劳,只顾着为对蒙一战担忧,可是他却忘了,在自己忧虑的同时,有一些人比他还要忧虑。她们,担心的是自己的担心,忧虑的是自己的忧虑,她们,有时候让自己忽视,可是她们却不离不弃‘‘‘‘‘
“芸儿,我‘‘‘‘‘”
“不要说,我们都知道。”芸娘微微一笑,带着幸福和甜蜜依偎在顾同怀里,坚定的说道:“只要你开心,我们就开心。”
芸娘的心声,是李嵬儿、柳师师等人的心声,是这群深深爱着顾同,又默默为顾同付出的女人们的心思,她们不期望顾同的作为是多么的惊天动地,她们只是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平安一生。
承诺、保证‘‘‘顾同此刻很想放下一切,只和自己爱的人度过余生,可是他内心的悸动却又让他将这些话吞了回去,好男儿活一世,如果不能轰轰烈烈;就对不起自己这条生命。想起自己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发下的誓言,顾同只有在自己心头默默说道:“等到战胜蒙古,收复西域,天下太平安定之时,我就陪芸娘、嵬儿、师师‘‘‘‘‘‘那一天,不会太远了!”
车架沿着来时的道路,一路向东,来时春花灿烂,归时夏日炎炎,尽管炎热的酷夏让规程充满了许多艰辛,可是在看到夹道农田里面忙碌收割的百姓的时候,顾同就觉得全身上下一阵清凉。有这样一个丰收的季节,这一年有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拖累,百姓一定能够缓一口气,并且有了这一年的积累,顾同相信,即便是建元四年就对蒙古开战,他也有战而胜之的信心。
事实上现在的顾同,对于和铁木真之间的这场对决,已经不是考虑胜负得失了,现在的他,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场胜利,而是北疆的长治久安和民众的幸福安康。在以前的岁月里面,说这样的话或许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对于现在的大元来说,却非是不可能,而是究竟可以做到多少的问题。
建元三年六月二十五日,离开凉州城的第十八天,帝后结束凉州之行,回到长安城。太子顾长生、秦国公陈季常以及朝中大臣出城迎驾,三秦父老、长安百姓也自发来到城外迎接,当看到代表着顾同的黑色玄龙旗出现在视野的时候,整个城池彻底的沸腾了,不知道是谁带的头,百姓官员纷纷跪立车道两旁,用尽全身力气,对着车辇之中的顾同叩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拜之音,经久不绝,民众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向顾同促成凉州和谈表示出最大的钦佩和感谢,没有了战争的干扰,华夏又将会是一片乐土盛世景象,这不仅是顾同的期盼,也是百姓的心愿。
第619章 入瓮
晚饭过罢,一身儒士服的术赤,摇着一把文士扇,悠哉悠哉的顺着曲江散心,偶尔有相熟的异国使臣或者蒙古的商旅走过,术赤都会笑着和他们搭讪闲聊,纵然是碰到曲江边公侯将相出游,术赤也要上前去行礼问好。如果不是一脸的络腮胡子和高深的眼眶让人能够看得出他的异族身份,只凭他的行为举止来看,俨然就是饱读诗书的江南儒生。
也不怪术赤忘本,他这样附庸风雅,只不过是想让他在长安的生活能够有意思些,记得出来长安,他的蒙人服饰,让他几乎没有什么相交,后来也是结识到前高丽国主王瑛之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应该做出改变,当然,改变的效果出奇的好,自从他穿了汉服之后,再也没有异样的目光审视他,人人都将他看作来长安求学的异族王子。
七年,整整七年的时间,从最初的人质,到现在的‘使臣’,术赤觉得自己也都快忘了自己王子的身份了,或许,父汗也都忘了我吧,术赤回想起在脑海中已经有些模糊的那个面孔,术赤的心头,不禁一阵悲痛。尽管铁木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