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页)
,则是真刀真枪的血光剑影。
虽然高良惠对于顾同有几分忌惮,但是登上城楼一看,发现敌人果真只有四五千人,只少不多,他的内心就忽的有活络了起来。
而且当发现被顾同派来较阵的乃是一个蒙古蛮子的时候,之前的敬重,这个时候荡然无存。
高良惠此刻觉得,顾同更多的是浪得虚名,徒有其表,远不如众口相传的那么厉害。
是以当克夷门镇守将军赵梁栋请命出城会敌的时候,高良惠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是骡子是马,总的拉出来遛一遛,不管顾同到底是不是那么厉害,高良惠都打算会上一会,在进行下一步的安排。
本就对顾同没怎么上心的赵梁栋,得了军令,立刻点齐兵马,共计七千人,出门迎敌。
两军交战,按理来说,总的是双方各自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的较量一番,此番出战,赵梁栋也是如此安排,可就在他刚刚下令,让麾下将士整顿队形,以应对金兵的时候,哲别却不按常理出牌,不待夏军站稳脚跟,立刻挥兵来攻。
有心算无心,有备攻不备,结果可想而知。
哲别带来的兵马,均是清一色的骑兵,各个英勇善战,精力了好几场大战,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赵梁栋虽然带了七千兵马,号称精兵一万,可是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在战场上都是小白鼠一样的存在。
等到哲别一马当先,陈平、贺胡子、三娃子、杜谦几员虎将分兵出击,冲锋到夏军阵前的时候,夏军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个什么情况。
不是说好的排兵布阵,再来迎敌吗?
不是说好的站稳了再打,怎么俺还没有站稳你就出兵攻击?
夏军各个眼含泪花,无力的对天控诉金兵的无耻行径,但是残酷的事实告诉他们,控诉无效,反抗无效。
哲别手中弯刀挥动,一连斩下三名夏军,理也不理冲他而来的赵梁栋,继续向前冲锋。
以哲别为刀锋,整个西京军就像是一把利刃一样,狠狠地扎进西夏军队的阵防之中,也不掉头,更不理会两侧敌人,一往无前,如长虹贯日一样,准备给赵梁栋好不容易布置起来的军阵来个透心凉。
赵梁栋身在其中,还不太清楚,可是克夷门城墙之上,高良惠却看得清楚。
在西京军的强力攻击之下,西夏军阵不自觉的一分为二,敌人的意图,也开始明显。
“这是要撕破我军阵防,然后趁势还击,杀个回马枪,一分二,二分四,把我军阵防撕裂成一个一个的小单位,再合而围之,围而歼之,金兵好手段啊!”
高良惠也是将门虎子,深的其父的精明,只看了一小会儿,就大概明白了顾同军队所图。
此时,他再不不敢小觑顾同,知道顾同确实厉害,知人善任,之前对于‘蒙古蛮子’哲别的蔑视,也渐渐收起。
高良惠的身后,一干西夏将领,也开始为身处阵中的赵梁栋担心,任是谁都能看的清楚,现在的局势,金兵占据优势,而自己一方,渐渐落入下风。
“指挥使,我看不如鸣金收兵,不然赵将军危矣。”右厢朝顺军司步营统领刘其昌立刻进言。
“再等一等,我军七千余人,比金兵多,赵将军经验丰富,应该还有反手还击的机会。”
高良惠忍下鸣金收兵的心思,也想看看,第一轮对阵,自己能不能战胜久负盛名的顾同。
就在城池之上,一干西夏将领越来越担心城外夏军的安危之时,哲别以及陈平等人已经转身开始第二次冲阵、分割。
这种战术,其实继承了蒙古骑兵作战时的强大冲刺力和爆发力,又加入了后世坦克大战之中大纵横战术的精髓,只要完成对敌人的分割包围,那么敌人就只有束手待宰的下场了。
不过那样的话,需要充足的兵力来保证对敌包围,而兵力问题,恰恰是顾同此次出兵的一个软肋。
是以冲锋之前,哲别已经和众将商量好了,不用纵横包围的战术,而改为诱敌深入,杀回马枪的战术。
果然,等西京军完成了第二次穿插分割的任务之后,丝毫不做迟疑,继续往前冲,竟是要抛下身后夏军的情形。
被西京军压着打击了一番,夏军早已经是心头窝足了火气,只以为是金兵出了状况,要开始逃路,所以丝毫不用指挥,跟着西京军的屁股就追了上去。
负责前线指挥的赵梁栋虽然不知道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管他笃定了一点,那就是金兵的人数只有这么多,远没有他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