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饿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事实上,晚年孔子在返鲁之后,除了偶尔对现实政治发表一些议论或建议外,基本上是坚持“只发言,不行动”的原则,而将主要精力用之于培养弟子以及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等事业上。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加上此前周游列国时收徒讲学,不仅使孔子学派日益壮大,“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而且使孔子有可能对中国古代典籍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既保留了文化遗产,也为其学派的持续发展准备了足够的思想资源。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一手开创了儒家学派。
孔子非常注重自己思想的传承,毕生都没有停止过教育活动。他带着弟子到列国去周游,本身就开阔了这些学生的眼界,学生的意志也受到了磨炼,这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在德行方面表现突出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在语言方面表现突出的有宰我、子贡;办理政事能力较强的有冉有、子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在孔子的弟子中,有不少人都干出了一番成就,对于当时政治,尤其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传播,对于儒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虽然怀才不遇,但他对现实政治具有极高的热情和参与精神。他毕生都没有完全放弃对现实政治的关怀和投入,甚至包括生命的最后时刻。不过,孔子的这种投入与参与,并不是以一己的私利为目的,而是通过参与政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从而达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孔子创立的早期儒学
孔子的思想学说有集前人之大成的性质。相对于后世那些伟大的思想家来说,孔子的思想贡献是通过那些具体入微的只言片语的讨论,通过那种“述而不作”的著述态度进行古代文献的整理,然而正因为如此,孔子不仅建立起一个包容万象的思想体系,而且为后世儒者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和思维余地。
具体来讲,孔子思想体系大致由两个层面构成:
第一,是性与天道层面。
孔子认为天不仅是宇宙的主宰,而且是万物之“道”的渊源。此外,将性与天道相打通,不仅说明了人性的来源,而且为人性说取得了形而上的依据,尽管其中有玄学的成分,但却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这可能正是孔子思想所未曾涉及之处。
第二,是仁礼中庸层面。
这一层面是这样结构的: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与以“礼”为支柱的治人之学,被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修己是治人的前提和条件,治人是修己的目标和归宿;而修己和治人两大部分思想内容的构建又是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和”是完成整体构建的方法论原则和标准。
孔子的儒学就其实质而言是对老子的消极主义的一种超越,他既批判性地吸收了老子对礼制的一些见解,又从根本上放弃消极主义和失望情绪。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过程至为复杂,其思想资源也绝非周太史、老子这一个源头。他除了向老子问过“礼”外,主要得之于他所处的鲁国之思想文化传统。
鲁国在西周初年本是周公之长子伯禽的封国,也是殷遗民的主要聚居地。当伯禽治国之际,便将大批的典章文物带往鲁国,从而使鲁国从一开始就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鉴于周公的勋劳,当其去世之后,周王室允准鲁国破格使用天子之礼乐。到了春秋时代,由于周王室的影响力日趋缩小,西周初年所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