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加上教员带来的家属有老有小,队伍的行进速度一直比较慢。他自己也属于老弱一类,56岁的人了,加上以前又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这样的长途跋涉让他倍感艰辛,全靠一股责任心在支撑。
天越来越昏暗,道路又滑,不断传来人倒地的声音。一个女学生摔倒之后,不知道是摔痛了还是心酸,坐在地上大哭,旁边的人去扶她,她怎么也不肯起来。一个音乐教员取出他的小提琴,拉起了欢快的乐曲。琴声在幽静的山谷里回响,大家的精神被轻快的乐声感染,振奋起来,脚步也加快了。
山坳里终于出现了一户人家,低矮的茅草屋门口,摆着一张小小的裂着缝的木桌,桌面没有上过漆,上面有着深深浅浅的油渍。几个灰不溜丢的土碗摆在桌上,碗里装着绛红色的茶水,正热气腾腾地冒着水汽。桌边站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妪和一个###岁的小女孩。老妪那一头花白的头发下,是一张和她身后的土墙一样饱经风霜的老脸,混浊的双眼正用一种殷切的目光看着这支走近的队伍。小女孩穿着一件红色的花棉袄,棉袄的袖口磨破了,露出了里面发黄的棉花,她用稚嫩、清甜的嗓音喊道:“卖热茶。”
虽然穿着张一鸣送她的豹皮大衣,但在这样的风雪天,白曼琳还是冷得直打哆嗦,看到直冒热气的茶水,她急忙走过去,递过自己的水壶,说道:“给我灌一壶。”
老妪接过水壶,走到厨房,在煮着茶水的锅里给她舀了满满一壶。她付了钱,抱着水壶回到父亲身边。水是开水,铁皮的水壶很快就烫了,隔着衣服给她传了些热气进去,她觉得非常舒服。她把水壶递给父亲,笑道:“爸爸,拿着它,把它当暖水袋吧。”
白敬文摇摇头,说道:“你拿着吧,我不冷。”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五篇 流亡之旅(2)
“哪能呢?”她把水壶塞到父亲怀里,“您先烤一烤,待会儿再给我也一样。”
白敬文坚决不肯,她是他的宝贝,像千千万万疼爱子女的中国父母一样,他宁可自己受罪,也不愿让她吃苦。他撒了谎:“我用不着,爸爸平时缺乏锻炼,走这么久,身上早就发热了。”
她信以为真,不再坚持了。走了一段,她觉得怀里的水壶渐渐地不那么烫了,对父亲说道:“爸爸,您喝口水吧,已经不烫了。”
白敬文这次没有拒绝,他确实需要一口热水。他接过水壶,拧开壶盖喝了几口,茶又苦又涩,实在难喝,但水很热,喝下去之后,随着一股热流顺着咽喉流到肚腹,四肢百骸也似乎被解了冻,暖和了几分,他忍不住又喝了几口。
夜幕来临了,行路变得更加艰难。白曼琳打开皮包,取出一把手电筒,向前一照,光环映照着白雪,显得不如平时那么亮。很快,大大小小的手电筒亮起来了,点点流动的光汇在一起,在黑暗的山谷中,犹如一条流动的银河。
将近七点钟,他们到达了小镇。由于逃难的人多,昔日冷僻的小镇热闹起来了,各个旅店、饭馆、茶馆、杂货铺灯火通明,为了招徕顾客,一些旅店和饭馆把厨房设在了街边,随着“哗哗”的炒菜声,满街都是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引得饥肠辘辘的难民不住咽唾沫。白敬文像往常一样,把队伍分成几队,分头去找旅店。这个镇是个地图上都找不着的山间小镇,平常来往的只有点过路商贩,流量不大,所以旅店不多。看到蜂拥而来的难民,一些精明的居民也把自己多余的房屋拿来改成了旅馆,可还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等白敬文他们到来时,别说客房,就连旅馆的柴房都已经被先来的难民占满了。
白敬文一连走了几家旅馆,得到的答复都是“客满”,心里焦急起来,要是让大家在这样的天气里露宿街头,那还得了。一个年逾花甲的旅店老板见他带着这么多人,有点好奇,问他是干什么的,他据实说了。那个老板是个忠厚人,听了也替他着急,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们镇上有一所小学,我带你们去找校长,跟他商量一下,看在都是学校的分上,让你们在教室里住一晚。”
白敬文感激不尽,连声道谢。老板领着他来到镇子尽头,那里果然有十来间破旧的土房,呈凹形排列,中间有一棵高大的黄果树,树下有一个破损的木质篮球架,大概是学生们难得的体育项目了。老板领他到学校附近的一户人家门口,上前叩响了木门,叫道:“冉校长,你在家吗?”
须臾,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人影出现在门口。屋里的油灯很昏暗,他又背着灯光,看不清他的面目。他看到旅店老板,“哟”了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