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第一节进入复旦
009年6月8日的下午,夕阳印红了上海青浦的西郊,一辆墨绿色宝马车,在郊外的马路上疾驶,车上是一位学者风度的中年妇女。她驾驶着车,神情严肃,但明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和喜悦,她旁边还坐了位学者风度的老者,美国人。车子在道路上飞奔,穿过森林,越过小桥,来到一坐小桥前停下。桥下是潺潺的流水,四周绿树成荫,她走下车,一身黑色中裙和短衣,典雅而华贵。她走到桥前,望着桥 那面一座普通的别墅,别墅因年久失修而略显陈旧。她取下金丝边眼镜,用手整了整盘绕在头上乌黑的头发,走过桥,向它走去。夕阳照亮了河水闪着金光。。。。。。。
1982年的秋天,19岁的许暮光,带着一幅深度眼镜,拿着复旦大学高能核物理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充满对未来物理世界的向往,走进了复旦大学的校门。
他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父亲是东海舰队司令部的参谋长,老干部,母亲是东海舰队后勤部的一个管理员。由于父亲经常出海,母亲常在后勤部加班,家里就他和姐妹3人相互照顾,所以从小他就学会了独立,他不仅学习优异,而且德智体全才,他完全靠自己,先考进市重点高中复兴中学,再以很高的考分考入复旦。在那个全民热忠学习考重点院校的大环境下,许暮光是很幸运的了。不幸的是他的家庭,父母经常吵架,他和父母关系不好,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孤独和忧伤,所以他寡言少语,但独立生活能力很强。
秋天的复旦,显得很热闹,很多新生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注册报名。开学第一天,许暮光独自1人,拿着行李走进校门,迎面他看到一片绿色的草地和众多的松树,中间是老毛白色穿军大衣的挥手像。他没有多停留往右继续走,他走在柏油马路上,身旁都是光秃的梧桐大树,在梧桐树后就是他们的学生宿舍,宿舍是用深灰色的砖瓦堆起的三层楼房,很长很整齐,中间是2边通的门,这些楼房就象兵营一样,一排排,只是兵营都是红色砖瓦堆成的。他找到男生宿舍2号楼,上2楼,走到最后一间新生宿舍,就是他的宿舍了,走进宿舍他发现,在宿舍里2边各有4张床,都是上下铺,每边床的中间是简易的深红色书橱,没有可放衣物等杂物的柜子,在宿舍的中间紧靠窗并排放着4张大桌子,8个特别结实的木凳。小许找到自己的床位,在上铺,放下行李,他没有马上打开行李,因为屋里都是人,他和班主任同学一一打了招呼,就独自走出宿舍,他想看看校园,他梦中的复旦。
他先走到了排球场,它就在宿舍前面,排球场前面是篮球场。又走了几幢宿舍楼到底,他看到了食堂,他又往回走看到3号楼,3号楼是信件收发室,那里有好多信箱,上面标好了各系各班的号码。4号和5号楼都是女生宿舍,不过与男生宿舍隔着大马路。
小许的室友,可说是来自五湖四海,小胖,16岁进的复旦,辽宁人,少年天才;阿明,来自江苏,家镜平寒,但人很憨厚;阿坚,来自四川,能说会到;虎牙,也来自上海,成绩一般,但人很热情,班里大小事他都抢着做;阿群,来自上海,据说有海外关系,人很好,谨小慎微。
下午班主任在系里的一间大教室召集开会,首先是自我介绍,班里只有2名女生,一位来自上海,一位来自武汉;随后是选班长,课代表和学习委员。说是选,其实大家第一天还都不熟,基本上是由班主任定的。轮到选学习委员,班主任叫到许暮光的名字,
班主任说“许暮光同学,他这次的高考分数是本班最高的,他还是军人家庭,根正苗红,在市重点高中读书的时候,就是学习委员,选他大家没意见吧”
班主任话音刚落,同学们都举手同意,突然,许暮光举起手,从最后排缓缓站起来,用洪亮的声音说道:
“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厚爱,考分不说明什么,我更希望能做数学课代表,学习委员还是请更有潜力的同学做吧”
他说完向大家一鞠躬,坐下了。同学们看着瘦高,浓眉大眼,满脸严肃的许暮光,不知该怎么办,班主任点点头,笑着说到:
“小许同学很谦虚,我们几尊重他的要求”
于是小许被选为了数学课代表,学习委员由一位来自江苏的男同学担任。
许暮光紧张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就这样开始了。他早晨早起,晨跑,洗刷,吃饭上大课;没有大课就去自习。晚上吃完饭和同学们在宿舍聊天后,他就背着书包去大教室自习,到 12点才回来,洗洗听听音乐,就上床睡觉。基本上就是这样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