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李家的家业虽算不上很大,但在李承嗣的父辈和祖辈,他爹爹和爷爷在这临阳城也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以医术兴家,古道热肠,医术高超,是这一代的名医,受许多人爱戴和尊敬。
到了李承嗣这一代,李承嗣虽然聪明,于医术一道并不精通。李承嗣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能力经营药铺,顾此失彼,李家留下的铺子药庐也越来越少,最后只有这一祖宅旁的百草药铺,是李家所留下的最后一间药铺,是以万万不能再毁于他手。
他知道,已经有不少行内人,尤其是父亲的知交好友,眼看着那么多铺子走上了关门的道路,暗地里都称他为败家子。他心里不是没有感觉,也不是不想做好,只是经营药铺不像别的事,单单靠一腔热血是做不好的。
赵掌柜年纪也大了,不能靠他一人奔波,加上他又要照顾着家里,也是分身乏术。最后他们决定,干脆将那些铺子给卖了,只留临阳城祖宅这一间百草药铺。卖了铺子后,加上家底也算殷实,这间百草药铺虽然生意不行,有财力支撑也总算是保住了。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更不能每日坐吃山空,不停地往这间铺子里投钱,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到最后只怕一家子的生计都成问题。李承嗣向来不知烦恼为何物,看着这现状,也不免感到自己无能。
可是就在今天,有一个人却告诉他,他原来也是可以全心去做其他的事,不必强迫自己将他的大好年华和满腔抱负放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这是他出生以来,第一个人和他说这些话——
不,或许是第二个。因为六表兄,曾经也和他说过一样的话。
只是因为那人是六表兄,表兄向来疼爱自己,看他终日为了药铺的事苦恼,出言开解。他当时只当六表兄这么说是安慰自己,并没有将他们都听进心里去。
现在看来,温姐姐和六表兄说的话是多么惊人的一致啊!
说到六表兄,李承嗣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温姐姐医术如此高明,不知对眼疾有没有研究?”
“眼疾?”
“我有一位表兄,小时候出了意外,双目失明,这么多年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舅舅寻遍了名医,表兄自己也研习医术,但一直没有找到治疗眼疾的方法。温姐姐医术这般神奇,或许有什么办法也说不定。”
接下来的话,温书都没有听清,她的整副心神,已经被“眼疾”两个字给攫紧了。她的脑海,浮现了一抹月白的身影。
淡雅如莲,温暖如葵,清扬如梅。
那个笑如春风,煦和美好的男子,有着世上最温暖的笑颜,最包容的心怀。她仿佛又看到他弯下腰,拾起她的竹蜻蜓,温润地笑着,告诉她,“金钟楼虽有双目,却瞎如蝙蝠。”
…………
☆、073 读懂
073 读懂
“温姐姐——”李承嗣手在温书眼前晃了晃,将她从失神的状态中拉了回来。
“嗯?”
“温姐姐对我刚才说的事有什么看法,你对眼疾……”温书忽然笑了,她应该早就猜到他口中的六表兄是谁,从他告诉她他和金家的关系时起,她就应该知道这小子的六表兄正是金六公子。
“你说的那位可是金六公子金钟楼?”
“你知道?”李承嗣讶异于她的反应,“不过这也是啦,金家是大杨首富,金家的六位公子也是有名得很,温姐姐知道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还知道他有一位好朋友叫谢小迹。”温书嘴角的笑容更深了,谢小迹确实是个妙人儿,有趣得紧。如金钟楼一般,见过一次便再难忘记。
“不错,六表兄和谢小迹是最好的朋友,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事情……等等,温姐姐,你认识我六表兄和谢小迹?”温姐姐的样子可不仅仅是听说过而已,那样子分明就是认识他们麽。
“与他们有一面之缘。”第一次,是在老康茶楼。至于第二次,是采莲节那天,在船上匆匆见到了金六公子一面。只是,那个时候,估计只有她看到了他,金六公子并没有看到她,也算不得是见面了。
“那太好了,温姐姐,下次你得和我一块过去,见见六表兄,给他好好看看眼睛。”既然是认识就好办了,否则他还真担心贸贸然带个陌生人过去,六表兄会不配合。六表兄虽然为人温和,却坚定得很。他不愿意的事情,谁都勉强不了他。
温书轻轻点了点头,一想到不久就可以再见到那个温和的男子,心中禁不住有几分忐忑。然而一想到他的眼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