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部分(第3/4 页)
现在就在华夏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普通民众闹得凶,但因为曾良君将所有的数据没有公布的情况下,就连国内的科学界都存在很大的质疑,至于米国那边更加是雾里看花,估计他们的专家收集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还认为这是国内的一场闹剧,他们根本就不会相信以现在的科学技术,华夏能够将石墨烯给研制出来。”
罗丛虽说手中有一个制备光刻机的公司,但是对科学界其中的道道就远没有陶志远了解了,曾良君也赞同陶志远的话,看那样子是应该提前行动了。
只是再次之前,还是要先商定一下方案,罗丛既然从燕京亲自赶过来,这位京城大少看上去应该就有非常强烈的合作意向。
“如果罗少愿意的话,等到研究所这边石墨烯方案成熟之后,我们可以合资办一个芯片厂!”罗丛没有开口,反而是曾良君先将这个想法提出来了,曾良君知道自己不说,罗丛肯定也会开口的,况且曾良君之前就有这种意思。
罗丛点点头,说道:“但是前提是先将那个米国人弄过来。”
陶志远笑道:“丛哥,我早就存了这个心思了,那个米国人叫做鲍尔,现在正在光谷的一下科技公司任职,挖他过来的问题并不是很大,只是听说这个人脾气十分古怪,所以我们不仅要开出足够高的薪水,还要有一个说服他的理由!”
曾良君敲了敲桌子,说道:“我们能够做出石墨烯,就是最好的理由。”
他这句话一说出来,三个人都笑了。
晚上曾良君带着罗丛和陶志远去吃了一些楚南市的特色菜,在吃饭的时候,曾良君和陶志远就开始做初步的构想了,如果研制成果,先期就小规模在楚南市投产,结合中科院的光学院的成果,用来打造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这个产品不是CPU,也不是单纯的屏幕,而是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东西——手机。
前几年,曾良君见过一款概念手机让曾良君的印象深刻,那个手机整个都是透明的,除了一个外框之外,整个手机的厚度大约只有几毫米,而且整个手机的机身都能够彻底的折叠和弯曲。
当时这个手机给曾良君非常震撼的印象,可是查了一下才发现这个手机竟然是一个概念手机,而手机构成的必备材料就是石墨烯。现在曾良君手上已经有了石墨烯的制造机会,在未来的两年之内,能否弄出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呢?
听完曾良君的构想,周敏就笑道:“这个问题,不大!其实用石墨烯制造触摸屏,这个难度并不是很大,我们光学院现有的技术储备就能够完成这个问题,只需要花费百万左右的资金就能够购买到这个专利,你说的那个手机视频我也看过,难度就在于电池,但是两年之中科技的进步是巨大的,相当到时候应该会相处解决方案。”
曾良君点头说道:“这是我的一个构想,我希望当我们的产业线一步步的铺开之后,能够将这款手机捣腾出来!”
“那就一起努力吧!”
曾良君的研究所在发布了石墨烯之后,就开始生产各种厚度,各种型号的石墨烯,对石墨烯各种特性的研究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当然,一切都是在极为严厉的保密措施之下进行,相比之前,研究所高调的发布一次新闻发布会之后就变得更加神秘了。
科学界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民间却有不少关注科技发展的人注视着这个研究所的成果,之前既然已经报道过了,那么后续的报道就会陆续跟进,因为研究所不向外面透露信息,反而勾起了许多媒体的好奇心,这些媒体的好奇心其实也就是公众的好奇心,于是研究所的周围就经常有一些不知名的记者在那里转悠,希望能够弄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这个时候,曾良君就发现张倩是对的了,她的安保措施非常的严密,一身戎装的军人站在那里还是相当有威慑力的,若是不是这批军人驻扎,研究所的安全系数恐怕会下降好几个等级。
在研究所这边顺利运转,消化石墨烯的研究成果的同时,曾良君这边就跟陶志远已经办理好了去米国的签证。
在罗丛的帮忙之下,签证很快就办理下来,曾良君就直奔燕京而去,在首都机场碰面之后,罗丛还拉着两个人喝了一顿酒,才将两人放上了飞机。
第247章去米国
陶志远之前非要还钱给曾良君,但是经过曾良君几次严厉的拒绝,陶志远也就放弃还那四百多万的赌债,但是这个人情陶志远就觉得欠的有点大了,上了飞机之后,陶志远都提到这件事情,于是曾良君就说道:“致远,要是你再提这个事情,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