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2/4 页)
再起还存有希望。
“来人,把这份电报发出去。另外,把刘泽庆给我找来。”
片刻之后,参谋副官刘泽庆闻讯赶来,他在进们之前听到电报员提及曹锟辞职的事情,心头正在纳闷不已。来到司令室,他甚至没来得及敬礼就仓促的直问道:“大人,您为什么要辞职?”
曹锟没好气的说道:“这件事以后再向你说明,叫你来是让你做事,不是让你问东问西。”
刘泽庆只好叹了一口气,又问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曹锟说道:“马上通知长沙、岳阳两地,叫咱们的人赶紧收拾好所有东西,案后雇一艘大船在岳阳等候。另外,再发一封密电到南京冯宣武上将军处,告知我欲东赴投奔上将军,望上将军收容。”
刘泽庆惊愕不已,忍不住说道:“司令,咱们手里好歹还有两万多兵力,哪怕自立门户都比寄人篱下要强。哪怕司令您是因为萧司令的公开信担心北方雷霆大怒,可是只要您手里有兵有枪,大总统多多少少还是会仰仗您,何苦把这苦心积累的基业都抛弃了?”
曹锟冷冷的哼了一声,他说道:“你懂个屁,如果汤乡茗这不自量力的臭小子现在滚蛋了,这两万人就是我曹锟的。可惜汤乡茗绝不会让老子安心坐稳湖南大权,再加上这次萧耀南搞出的糊涂事,大总统肯定不会再信任我,湖南都督必然是让给汤乡茗。到时候汤乡茗把咱们的粮饷给截了,就算老子砸锅卖铁、落草为寇也养不活这两万人。”
刘泽庆脸色为难,心中依然有所不甘。
曹锟又道:“你别太失望,如果冯老将军有能力助我,说不定我还能把以前第一协的兄弟们都带走,好歹是保全了一份实力。汤乡茗这小子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湖南兵根本不认识他,迟早会出乱子,更何况眼看广东战争要结束了,这收尾的烂摊子全部丢给他,老子倒要看看他怎么收拾。”
刘泽庆叹了一口气,说道:“司令,属下明白了,属下这就去办。”
曹锟的辞职通电要比萧耀南的公开信更早一步传到北京,不过袁世凯不是傻子,他在听说萧耀南的消息之后,马上就猜出曹锟这是明哲自保。他没有追究曹锟的责任,既然曹锟要去投靠冯国璋索性就由着他,这也算是一种惩罚,自己现在必须保证北洋集团的整体团结。
但是对于萧耀南,袁世凯可没有这么大方,萧耀南的这份公开信给自己的打击简直太大了,这简直是北洋军的奇耻大辱。他一心一意都希望能够牢牢掌控北洋各派各系的团结,说起来北洋是中国目前最大的集团,可是内部的情况着实让人堪忧,尤其是在二次革命之后,各个在外带兵的将领都已经露出了私心,在这个时候萧耀南的公开信,无疑是刺到自己心头之上,绝不可以忍。
不过话又说回来,萧耀南现在是吴绍霆的俘虏,既然想要教训这个叛徒也无能为力。再者萧耀南竟然写出这样的公开信,十之八九已经是投靠吴绍霆了,真正是让人咬牙切齿。
让袁世凯感到不痛快的不仅仅如此,这段时日他已经与岑春渲正式开始谈判,原本准备的一系列勒索似的条件,可惜突然出现这一幕,着实让北洋政府在谈判桌上矮了一截。他不得不做出一些调整,每一次调整对应的都是利益损失,如何不叫自己愤愤不平。
第383章,停战协约
远在韶关的萧耀南一直被蒙在鼓里,最近一段时间警卫不再派送报纸,他对外界的消息一直局限于道听途说,当然邓铿早已交代过守卫侧院的士兵,绝不能透露有关新闻稿的事情半个字。吴绍霆最近也少有去见萧耀南,一方面尽量避免走漏风声,另外一方面还是自己忙于与北方保持联络。
岑春渲与袁世凯正式开始谈判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南方,各方势力对这次谈判的态度大相径庭,有人认为是吴绍霆坚持不住,腆颜向北方屈膝求和;有人认为是吴绍霆打的实在太顽强,让北洋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更改策略;当然,也有一些有远见的人,一眼看出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南北双方能坐下来谈判,势必是因为双方都有迫切希望停战的意思。
外人的看法,对吴绍霆的影响不大,毕竟有些人只会评头论足,根本不能带来实际的作用。他已经连续进行了两场战争,如今进入公历三月份,比自己起初预期的日期有所延误,好在从除夕过后敌我双方的交战进入冷冻期,也算是无关紧要。相比之下北洋政府要比广东方面更不好过,从农历新年拖到公历二月底,又从公历二月底拖到公历三月初,别说士兵们越来越失望,就连将官们都感到疲乏和心烦意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