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页)
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
甘肃东部一带为鲜卑、羌、氐族。汉人约占五分之二;
宁夏、内蒙古则基本上是鲜卑人天下,人数超过过120万;
辽西鲜卑人汉人各占一半,各20到30万;
辽东汉人100万左右,高丽人50万;
……
就算是把所有的鲜卑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三五百万。而且,尤其是青州这一带,纵然是有些鲜卑人,也被汉化了。
此时,鲜卑人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兴盛的地步。可是,要以三四百万之众,对抗汉人的一千万;这还不加上南方的汉人。
鲜卑人再是能征善战,这可能达到一统天下的地步?
但是,这些情况,那些贵族们是绝不会考虑的,他们所想的便是——鲜卑人的铁骑勇悍无敌,汉人便得做奴隶。不做奴隶的,杀了就是了。
但是,面对人数比他们多N多倍的汉人,岂能一味赶尽杀绝?
如果不能赶尽杀绝,那么,则只有那种结果:一是同化别人!而是被别人同化。但是,没有任何文化根基的北国,要去同化一两千万人口的文明中原,岂可能?
太子和皇后的隐情13
李奕自己身为汉人,当然殚精竭虑地,为的是“同化北国”——而非被北国同化。他们投靠明主,除了谋取自己的权益,当然客观上,也为了更好地谋划汉人的利益,就如通灵道长一般,祖辈在北国定居,筹划,甚至为此不惜拿出了伏羲大神的神像。
那便是强大的文明,对于弱小的文明的一种同化。
芳菲本身,既不知道自己是汉人还是燕人还是鲜卑人,而且,她的经历来说,她也根本不在意自己到底是什么人。所考虑的一切,完全是出自对于北国最有利的选择——
北国真正要一统天下,就要将汉人和鲜卑人一视同仁。
就如安特烈偷偷透露出的理想——洛阳美人甲天下!洛阳富贵甲天下!
但是,这道理说起来那么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是何其困难。
首先,罗迦本人是鲜卑人,就不得不第一考虑鲜卑人的利益。他的骨子里,当然不可能如芳菲一般洒脱。而且,他的处事,理念,帝王之术,民族性格……等等,也完全不可能如芳菲一般:天生就认为,天下人都是一样的,没见得鲜卑人就该比汉人高贵一筹。
因此,他拿着这份奏折,久久地看,久久地审视,却久久地下不定决心。
芳菲看他颇为踌躇的样子,忽然问:“陛下,你是不是觉得不合适?”
罗迦抬起头,缓缓地徐一口气,反问:“皇后,你觉得呢?”
芳菲直言不讳:“我倒觉得,李奕言之有理,而且,北国的土地制度,也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了。就拿这一次的出征军费来说,国库空虚,但是,鲜卑大贵族手里囤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可不会心甘情愿地把这些东西捐献给国家。要是做一些改变,比如,我们攻下了青州,这些土地,就不让贵族们占领,而是分给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国家缴纳赋税,如此,国家的财政增加了,老百姓们有土地,也不会再造反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太子和皇后的隐情14
罗迦下意识地问:“可是,这样的话,那些贵族们以后岂肯再出生入死,浴血奋战?要知道,鲜卑人打仗,为的便是获得更多的财富,牲口,女子……”
“国家可以给他们俸禄,以高官俸禄笼络他们,他们保住了荣华富贵,不就成了?……”
罗迦合上奏折,久久没有做声。
芳菲知道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对于一位君王来说,不仅要锐意的进取,而且平衡各种势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改革不成,内乱先起,就得不偿失了。
芳菲悄然起身,站在他身后,手伸出去,轻轻地替他按摩太阳|穴,柔声道:“陛下,你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罗迦本是微微闭着眼睛,惬意地享受着,此时,又微微睁开,看那垂下来的流云水袖,尤其是袖口的那一支淡红色的荷花,秀雅而别致。
他觉得奇怪,为什么芳菲接受起任何外来的意见,都非常快?
难道就因为她既不是大燕人,也不是鲜卑人,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人?
她根本就没有为某一个特定的族群效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