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页)
动推销?
如果你连购买重要的理财商品都属于冲动型购买者,那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肯定会因为收益不理想而大呼受骗、捶胸顿足,如果培养自己到有辨别能力和风险意识之后再做决定,出现这种唉声叹气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很多。
根据本息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财商品不外乎下列三种:保本保息、保本不保息、不保本不保息。投资人在购买前应该确定三件事:一是这种产品能否确保最低本金不至丧失,二是收益是否在可接受的波动范围内,三是是否与其它金融标的连动。如果三个条件都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并且愿意接受可能产生的最大损失的结果,这项金融商品才可以考虑投资。
投资法则四:理财要有长远的规划与坚定的信念
股票、基金被套牢了怎么办?很多人安慰自己:“就当做长期投资吧!”这样的想法反映了他们理财没有统一的目标和理念。投资的前提就是要获利,如果投资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被套牢了或是开始赔钱,一定有两个问题要仔细想想。第一个是“投资标的有没有选错?”第二个问题则是“进场时机可能错了?”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建议你进一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一个是你依据什么条件来选择这个投资标的与投资时机,另一个则是影响你做这决定的媒介是什么。
如果我们是根据这个金融商品(譬如股票或基金)过去的报酬率高,而且电视杂志媒体等等都觉得此时投资的时机真的不错,自己实在是因为众口铄金而乐观地进场投资。那么,下一次你再冲动投资的时候,就应该提醒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其次,万一投资收益暂时不理想,你要客观分析错误是源自于接收讯息错误还是市场的波动变化。如果我们抱着长期投资的目的,那么中间的暂时涨跌就不应该影响操作,要避免见风使舵、慌忙卖出的操作。
投资法则五:不可因投资牺牲正常的生活开销
高额的投资报酬率固然吸引人,但是不要因为追逐获利而超额借贷,甚或融资融券,进行杠杆投资。由于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掌握指数涨跌,意外总在意料之外发生,将生活开销所需的资金放在高风险的投资上,万一事与愿违,你很可能陷入周转不灵的危机,连基本生活都出现问题。
就理财规划来说,最好以相当于一个月生活所需费用的3至6倍金额,做为失业、事故等意外或突发状况的应急资金。或者遵循“4321法则”,收入的40%用于各类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用,10%用于购买保险,如此才能确保生活无忧。
引言
《35岁前要上的33堂理财课》中信出版社作者:曾志尧
在市场中能够长期生存、获利的投资大师必有其过人之处,向这些典范学习,你会成长得更快!你一定要认识哪些大师?从他们身上,你可以学到什么?又该怎样把大师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操作方式呢?
经济瞬息万变、股市起伏不定,想要抓住大局脉动,趁势而起,这般厉害本事绝非凡夫俗子能够达成。
投资者想在投资市场成功获利,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埋头苦干,自己摸索学习,在失败中累积经验、以时间换取空间。第二,向已经成功的人学习,复制他们已经验证成功的获利模式。
我想聪明的你一定知道选择第二条路,才不至于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与资金吧!
正因为大师的获利表现让人称羡,他们的投资哲学被其他人视为圭臬,所以更需要多多参考他们的投资观念与做为。
我个人最尊崇“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彼得·林奇与巴菲特”,从他们三人身上,我看到面对市场应有的正确态度。从事投资理财这么多年以来,我无时无刻不以他们的教训为依据。我希望30岁左右的年轻朋友们在他们身上也可以看到良好的示范,多多向这三位大师学习。
接下来我先一一介绍三位大师的生平与投资哲学,最后再跟各七位分析投资大师的诀窍在哪里。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股票投资的十律与十戒
《35岁前要上的33堂理财课》中信出版社作者:曾志尧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Andr Kostolany),德国投资大师,八十多年的证券投资经验使他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判断力,他被誉为“20世纪的股市见证人”、“本世纪金融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他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多次石油危机与战争威胁。
他在股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