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3/4 页)
是女帝也不能改变,道:“就按旨办吧。”
作者有话要说:端午节快乐,吃吃粽子,祭奠屈原,顺便祭奠凤郝玥——就为了她也是为了百姓幸福过日子的明君~~~
琪 园
登基大典在凤陵国风铃大殿举行。我虽是两国为帝,登基大殿也尽量简单为上,只是在祭奠宗庙、告示天下的时候稍微隆重了些。
日子很快滑过,不经意间,已经月余。
握住手中的酒杯,旋转几圈,搁在桌子上。顺手拿起桌子上的几本雨辰国来的奏折,尽心的批阅起来。
这些天,桌子上堆满了雨辰国和凤陵国两国的奏折。雨辰国的少些,毕竟有我亲自培训的高效率的内阁团处理事务,过滤精炼之后再上奏审批。各个官员也是经过严格的培训,勤以养政。
凤陵国虽是大国,但各个复杂的关系交错相连,尤其是报告的奏折方式还是冗长繁琐,这些都需要改进的地方,初为凤陵国女帝很多事情都需要沟通熟悉,好在甄丞相和魏将军竭力的配合。
除了几个执法不力的官员,其他绝大部分尤其是主要官员,依旧原官原职,倒是改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旧念。
看着凤陵国这边厚厚的奏折,却是必须要改革了,否则两面不讨好,臣子们写的费力,我也读的费劲。
七月了,雨辰国由于去年的洪灾,土地变的异常的肥沃,粮食均是大丰收。所以说,任何事务均是两面性,看到它的灾害,也要看到它的益处。
七月,正当其他国家粮食收获的时候,也是漠阳国最热的时节。漠阳国炎热的夏天却是雪上加霜的场景——粮食少产。往年都会从凤陵国购得大量的粮食,如今由于凤陵国的禁粮令,漠阳国国内乱成一团。粮食贵如金,富贵人家经过一番哄抢,阻断了粮食流入百姓。
物以稀为贵,粮食的短缺,使粮食的价格高涨不落,很多地方开始出现饿殍,因为天气炎热,尸水流失,引发瘟疫,百姓生活惨状不堪。——这就是政治的代价。
莫明昭个人的失误,意气纷争导致民不聊生,以至于民间反言顿起,各地均有起义之士汇聚成堆,甚至已经打到京城,漠阳国岌岌可危。这一番大难,使漠阳国男帝被后人评述大力批驳,被评为无为乱帝。
时隔三月后,地主家都没有余粮了,十月天气转凉,冰雹大起,砸死很多民众,真正的天怒民怨。全国各地均有起义,讨伐莫明昭为帝乱政。此时此刻的莫明昭才意识到自己意气用事的严重错误,个人的失误会危害整个人生,甚至是爱人孩子家庭,国君的失误,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的长治久安,民生大计!
长久以来,因为是姻亲,加上长公主失踪耽误了王子莫少阳的婚事,凤陵国女帝对于男帝虽然有往日的芥蒂,但是在粮食供给上面从不含糊。能给多少就给多少,价格还很优惠算是补偿。是以这么些年,虽然漠阳国的粮食年年少产,但从没有缺过粮,并且粮食价格十分公道。
男帝莫明昭当了太长时间的太平帝王,老眼昏花,太过高估自己的智慧,想来倚老卖老,自以为凤皓玥病重,我年幼好欺。殊不知凤皓玥临终的这一道旨意就轻轻击败了他所有的倚仗。
如今漠阳国国内真正的官怒人怨,都快饿死了,还管你是不是帝王乎?莫明昭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现在不光是平民在起义,一些武将兵丁也加入战团,逼向皇宫。
以任丞相为首的高级官员,为了平息所有的怒怨,让莫明昭退帝为民,传位于王子莫少阳,莫明昭气不过昔日信任的臣子的逼宫,羞愤交加,自刎在漠阳国大阳殿,其妻主追随双双驾崩、薨逝。顿时国丧大难涌齐齐压向漠阳国王子莫少阳身上。
男帝以死谢罪,妻主女王薨逝,暂时缓解了民众的愤怒。任丞相抓住这个机会企图推出了王子莫少阳继位为帝,企图通过莫少阳失去双亲,往年的不平遭遇和他如今的复杂身份,稍微改变一下民向,以便维护莫家王朝统治的延续。
不可否认任丞相的老辣,莫少阳继位以后,莫明昭自刎之后,民间的反言和起义稍缓。这中间除了对莫少阳的同情以外,还有更深一层原因——莫少阳毕竟是与凤陵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非当初火云国叛乱,我分身乏术,莫少阳早就是凤陵国储君的正夫了。
凭借这层关系,局面变成一盘僵局。如果起义之士真的夺了漠阳国的皇权,让莫少阳有所损伤,我又岂会善罢甘休?定会全面剿灭,最后连残渣都会不剩。这些起义的民众即使不知,漠阳国的丞相,将士却都是知道的。
散布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