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2/4 页)
明芳开始怎么也不肯收。尽管两家关系很好,但给另一家的孩子买这么贵重的东西还是让她感到难以接受。当然要是没有王晓燕的存在就另当别论了。不过当听说是林海用稿费买的车以后,魏明芳犹豫了一会还是在萌萌眼巴巴的期待下答应了。林海这么出色的男孩,即便和萌萌无姻缘,但当个好兄妹也还是不错的。
到了报到的最后一天的早上,林海和王晓燕才由司机小齐开车送了他们去万阳。
兴州离万阳九十公里,开车近两个小时,路上一大半是林海开的。林海的行李很简单,一个背包再带一只手提箱。而王晓燕的行李就多了,散件有五六样不算,光是箱子等大件就有三件。
林海一行首先来到了师范学院,等把王晓燕的手续办完,林海又和小齐一起把行李都搬到她三楼的寝室放好,再记了王晓燕寝室楼下的电话号码,这才在一片叽喳得询问声中逃离了女生寝室,赶到了对面的河中大学去报到。
林海的寝室在二楼207室。林海来的晚,寝室里的另外四个人都已到齐了。林海先对他们点点头,然后送了小齐下楼,这才回寝室和室友们互相见面认识。
四个室友是:
余存家,27岁,本省下乡知青、民办教师。未婚。
祝建明,27岁,万阳无线电厂代理车间副主任(工人),党员。已婚。
张援朝,21岁,唐山军分区独立营排长,党员。
王金宝,19岁,广东汕头下乡知青。比林海还小两个月。
林海介绍自己时只说了:“林海,19岁,本省知青,党员。”就没说其他了。
余存家扬眉望了望林海,张口想说什么又止住了。
林海从报到到现在,除了身上的帅气让几个女生多看了几眼外,还没有人对他特别注意。河中省知道林海的人很多,但除了学校领导外没几个会想到那个已是公社党委副书记的林海会来上大学。天下重名的人多了,即便是通过那首诗知道林海已经离开了农村的人,也都以为他是高升了。
林海听张援朝说话像是部队的子弟,一问果然他父亲是唐山军分区的司令员。一想到唐山,林海的心里就“咯噔”一颤。还有一年,那惨绝人寰的728大地震就要发生了,那时候张援朝应该正好放假在家。
林海道:“凭你老头子的位子,你在离家近一点的地方上大学还不是手拿把掐的事。跑这么远来上学干什么?”
部队子弟之间说话都很随意。林海这么大咧咧的一问,张援朝再联想到刚才是一个战士送林海进来,也猜出来了林海的出身。
张援朝道:“我爸是打仗出身的,可我姥爷解放前就在天津当国文教授。我只有姨没有舅舅。我妈非得让我改行学文继承他家祖业不可,今年军分区的几个上大学指标里只有这里有文科,结果就把给我弄到这来了。你家也是部队的吧?怎么还下乡去了?”
林海道:“我家是S军的。从小在部队里呆腻了,换个地方玩玩。”
中午,林海领教了学生食堂的拥挤和简陋的饭菜。学生和居民一样,口粮都是粗粮和细粮搭配,粗粮占30%。主食就馒头窝头和少量的大米饭。好菜也很有限,去晚了就剩下了连油星都见不着的萝卜白菜,可以说连光明大队一般社员家的伙食也赶不上。
林海自己倒无所谓,不行就买罐头解馋。只是担心王晓燕那边如果也是这样,时间一长她怎么受得了?所以决定晚饭后打电话把王晓燕叫出来问问情况,顺便再一起去工学院看看许亮。
学生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也很大,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挤着抢着去买肉菜,一顿还恨不得买两份,条件差的就买五分钱一份的素菜,有的甚至就吃咸菜。象林海同寝室的余存家,上了大学就没了工资,一个月家里只能给他十元的生活费,其生活节俭就不用说了。王金宝虽然也是知青,可他父亲是公社书记,母亲也在商店上班,每月给他二十五元生活费,放假来回的车票还另算,足够他好吃好喝用的了。张援朝则是一次就带来了三百元,成了寝室里最有钱的人。而林海每个月的工资陆山县都是寄到王晓燕那里,这次买完了一个月的饭菜票以后身上就剩了十几元钱,也临时被列入了寝室的下中农,贫农是余存家,中农是祝建明和王金宝,地主富农自然就又张援朝同时兼任了。
贫下中农团结了中农后做出决定,以后要定期对地主富农进行批斗。
四号是正式开学的第一天。林海寝室五人都是一个班的,和全班三十六名同学一起齐齐的坐在了教室里。班主任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