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是惬意。然而,好日子没有过几天,城里的日子就紧张起来,听他们说,官兵要来了。
突然间,城里手执兵器的人多出很多,多出来的这些人大多是最近一两天从城外进来的,虽然伤员并不多,但从他们破烂的衣服上看,他们也许已经经历了一场场恶战。这些人的装备也很难让人将他们与军队联系起来,仿佛就是一群扛起戈矛的农民,这很符合农民起义军的特点。不过,在我们首次去拜访项玉时,在他驻地前面,我们却看到了一支截然不同的队伍,如果将他们算作军队,那一定不会错,只不过,人数似乎过于少了一些。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十六章 救世主的力量
更新时间2012…6…7 6:48:44 字数:2807
然而,我却极大地低估了这些被我称作农民的队伍,他们战斗力之强,韧性之足,让前来进攻的官军吃尽了苦头,好几天的时间下来,不但城没有被攻破,官兵损失惨重。与官兵的装备比较起来,这支农民军队可谓简单至极,他们除了破烂的衣服,就是戈矛或者短剑,当然也有许多的弓箭。说到弓箭,这跟我一向的看法不一样,在这个时空里,弓箭的制作甚至比戈矛还要来得简单,竹片加上用生牛皮制作或老荨麻树皮搓成的弓弦,再用任何直木作箭杆,箭头用金属还是直接将木棍削尖,就看条件,但为了箭能射得更准些,还得加个羽毛或者布片的尾巴。不过,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的粗制滥造,如何能有效地击中目标,事实上,这有些多虑,在这样的时空里,多数的战斗中,你的目标是大群大群的人,并不需要像阻击手那样进行定点清除,更无所谓斩首行动,箭从天而降,落到谁的头上谁就只能自认倒霉。
到后来,城里的箭差不多也用完了,虽然要做一支箭并不难,但是,城里种植的树木,能用得上的真是太少,很多用在建筑物上的材料也被临时剖来替代。石头的使用量也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大,好几处被大火烧过的房子被彻底推倒,地基里的石头全被掏出来运到城墙上,后来不够用,甚至开始直接拆城墙附近的房子。现在,很多人在网络中讥讽拆迁,如果这些人生活在我现在所处的时空里,怕是得感谢拆迁办的人性关怀了。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此时正处于战争时期,而且关系到生死存亡。
确实,当时的人的觉悟应当说比现在的人更高,没有逃兵,也没有变节者,那些曾经被逼向农民军降服的人全身心投入了小城的保卫当中,就仿佛城的主人不管是谁,但家园是自己的,要换主人,得由旧主人说了算,只要旧主人没有认可,那就得为此战斗到底。
有人说我们的国家是个大家庭,但也不很准确,应该说是由上亿个家庭和成千上万共同体组成的大家庭,每个家庭与共同体都有各自的利益,每一种哪怕极细微的状况里,都会有不同的出发点,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当然也有不同的手段。只是,为了维持这个大家庭,有时为了长远利益而有人主动放弃或者装着不在乎家庭或共同体的利益,使这个大家庭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团结,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有组织,非(www。kanshuba。org:看书吧)常的有纪律。但一旦世道逆乱,汉奸们就蜂涌而出,不过,要当一个名符其实的汉奸还是有一些难度,小的,就算你想当汉奸,你还没那个破坏力,最多只能做个爪牙,真正的汉奸是曾经或者将能领导社会潮流的精英,和平时,他们是战乱的起因,战乱时,他们是和平的力量。因为有这些人,我们的社会才显得那么的异彩纷呈,华章不断,不过,老百姓倒是无所谓,然而,老百姓无所谓却不成,崛起的反汉奸精英力量必然会发动老百姓,要鼓动他们起来和敌人、和汉奸进行殊死的战斗,从而成就新的精英力量,与其说这些精英力量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毋宁说是汉奸用双肩将他们送上了历史的舞台。
但在这里,我却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出现,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祖宗并没有这样的不齿行为,倒是我们这些后人,把我们共同的祖宗、将我们共同的道义丢弃一旁,认贼作了父。不过,后来战事的发展,却证明我认识的错误,我不知道该如何来反思自己的思想,我根本无法看清我们的现实与历史。历史书上所讲的最为简单,事件的过程,历史的意义,是非的判断,上面都一清二楚,不需要思考,也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