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页)
,就连最贪吃的黄晓英每天吃两个就顶天了,其他人基本一天一个,方爸还是在方信强行劝说下吃的。
如果不打保鲜剂,这些桃子也存储不了多久,任它们烂掉肯定太可惜了。方爸方妈就说把多的拿去卖掉,其他人都没什么意见。方信倒是有空间可以保存,可他怎么敢当众把秘密曝光,就随着他们的意思。
家里的端午李和枇杷,因为数量不多,被一家人消灭得差不多了,倒不用操心如何处理的问题。
如此细数下来,能给家里带来收入的项目还真不少,就是比较零散,每样能卖的钱也不多。方信也正是以此为理由,反对他们花费时间去折腾。
方妈就教训他说,“积少成多啊!要想过好日子,眼高手低不行,偷懒耍滑更要不得!”
如此一来,方信更没了言语,他也确实没父母那么勤快。
于是,这天黄晓英就积极帮着方爸方妈摘菜采瓜。他们打算将已经成熟,而且家里吃不完的蔬菜全部收下来,明天一早就去镇上卖。
方信和沈箮没去跟着他们折腾,两人要进山,查看山里竹荪的情况。
………【第六十七章【竹荪】】………
“笨大花,地里的好东西又不多,跑什么跑,跟我们去山里,说不定还能逮倒野兔!”方信把跟着方爸他们往外跑的大花叫住,然后和沈箮带着它一起进山。(顶点小说手打小说)
方信这次进山没背背篓,改挑担子。
他挑着一摞细竹筐,是这两天他和方爸特地赶制出来的。竹筐四四方方的,但不高,也就十来厘米的样子,可以用来装泥土和菌种。
沈箮则带着小的鈱子锹和大的铁锹,两人打算将山里的竹荪连附近的泥土一并移植回去栽培,这是最快最稳妥的方法。
就是操作起来稍微有些麻烦,但有了这些竹筐之后,将泥土和竹荪装在竹筐里带回去就成,将来竹荪也就在这竹筐里成长。这一来,所需要耗费的不过是力气而已,方信现在有的是力气大,身子也灵活,这点小事还难不到他。
把大花带出来,是把它当警犬用,用它的鼻子来寻找竹荪可比人工拉网式搜索来得方便。好在现在大花已经很通人性,尤其是方信之间的配合更默契,方信让它做什么它基本都能尽力完成。
这两天进山的时候,先是方信他们找到竹荪,然后让大花记住这气味,再去找寻更多的竹荪。不过现在找到的其实还不是竹荪,而是竹荪形成之前的菌球。
竹荪在形成子实体之前呈蛋形,称为菌球。
菌球先由近扁球形变成蛋形、椭圆形,再进一步变成桃形,到这阶段后,菌球很快就会破口,菌柄迅速弹开,菌帽撒下漂亮的网状薄纱。就像穿上白色的裙子一样,像极了下凡的仙子,所以也有人将其称为“雪裙仙子”。
当菌裙达到最大长开度的时候,就是收获的最佳时候。
这竹荪可以采摘的时间也很短,早上五六点钟菌球破开,在中午十二点之前就要采摘掉。到下午的时候,竹荪就会自己**消融掉。
所以,方信家乡这边的竹山虽然多,里面的竹荪也不少,但真正能采摘到的竹荪却不多。不管是来得早了,还是来得晚了都没办法采收到野生的竹荪,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基本就是要碰运气了。
这之前大家也没有把这竹荪当成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来对待,因此不但错过了这样的美味,还错过了借此致富的机会。
值得庆幸的是,竹荪在之前的菌球阶段却是可以进行移植的,可以在这些时候通过将菌球移植回去,然后统一管理,让它们在同一时间成熟,统一收获并烘干。
方信和沈箮也就打算在这时候移植到室内去,竹荪处于菌球阶段倒是非常容易种活,基本可以落地生根。
两人先去最先发现竹荪的地方,也是离家最近的一批竹荪。
到竹林下的时候,方信也看到,这时候竹荪的菌球已经变成了椭圆形,像鸡蛋一样,他们小时候就叫这个竹鸡蛋。用不两天,这些竹荪就会成熟。
但方信等不到那时候,这些竹荪基本都在差不多的时候成熟,光在山里跑来跑去就要花费不少的功夫,哪里还有时间来采摘。
在没开发出这资源之前,小孩子们都在上学,现在农村种地的又是些老弱病小,农活就够忙活的一旦有空就在家歇着,基本没功夫来竹山里乱转。方信也就不担心有人来抢他们的生意,或者责备他破坏野生之类的事情。
沈箮比较细心,小心翼翼地将竹荪菌球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