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古城深情"(第3/4 页)
调回答,“我已服侍了你许多年,难道你还觉得我没有尽到妻子的本分吗?”
“我的意思是,你已经很久没有对我这么体贴了!”刘邦一脸困惑地回应。
“吕后,即便是在你的生日那天,你也是我最敬重的!”吕后为刘启盛了一碗凉透的牛肉汤,提醒道,“今天你是主角。”
刘邦尝了一口果汁,随后拿起几片牛肉,轻咬一口,满足地将嚼碎的肉渣吐出,随意地擦拭了一下手指,继续饮用果汁。他转向刘启,好奇地问:“孙子,你为你祖母的生日准备了什么礼物?而现在,是我的生日,你又将送我何种礼物?”
在吕后的寿辰那天,刘启献上几幅画作作为礼物,她珍视不已,并在卧室中自豪地展示,觉得那些画作极为可爱好看,百看不厌。
刘启有些迷茫地回答:“皇祖父,我难以言表,但请您放心,孙儿定会找个恰当的时机,为您准备更特别的惊喜!”
这时,站在他身边的刘盈接口道:“陛下,您的寿辰是值得天下同庆的日子。”
“不必那么铺张!”刘邦放声大笑,“我们内在宫中设几席即可。无需过分地普天同庆,共襄盛举。为了国计民生,切莫将资源浪费在无谓之事上,此乃国家之重负!”
“普天同庆与共享欢乐,并非意味着铺张浪费!”刘盈紧接着阐述,“今年冬日,河南数州遭洪水肆虐,百姓生活艰难。何不借此陛下寿辰之机,减免那些地区的粮食税负?如此,不正是在与百姓共谋福祉吗?”
“这确是当务之急,减免税赋乃是应当之事。”刘邦点头赞同,“几日之后便是新月,我们不仅应免除他们冬季的粮食税负,还应提供救济,确保他们在严寒中得以温饱。”
刘邦微微点头,额间因深思而现出皱纹,“指令财政部和河南总督府实施慷慨的救济措施,不必担心花费。同时,颁布圣旨给河南的监察御史及巡回使臣,命他们密切关注当地状况。让官员们明白,若是有人敢贪污救济粮食,必将受到严惩。”
尽管他在个人生日庆典上极为节俭,但在救灾事宜上却表现得毫不犹豫,甚至强调:“不必担心花费!”
这正是刘邦性格中的一个矛盾点,一个在历史上常被误解的暴君形象。
然而,当我们揭开历史的层层迷雾,可以看到他实际上是一位对百姓充满同情心的君主。
他不仅关心灾民的福祉,而且在对待普通百姓方面,他的举措常常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统治者。
汉朝律法明确规定:“若官员未能妥善照顾孤独、贫困、孤儿、残疾或重病患者,未能在他们无力自养时给予收养,将受到杖责;若官员扣减或减少他们应得的救济物资,将被视为贪污行为。”
在汉朝,不仅孤寡老人,一定年龄以上的民众都由国家提供照顾,根据他们的年龄,每天提供小麦、水果、大米等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对于无法服兵役的残疾和老年人群,还提供小麦、水果、大米、棉衣的月度津贴,以及盐和木炭等生活物资。
刘邦开创了福利药房,这些药房深得民众之心,与科举制度一样备受推崇。这些药房向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穷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和药物。
除此之外,他还设立了公共墓地,这些墓地免费提供给民众。刘邦此举源于对自己父母悲惨遭遇的感同身受,他们去世后因为没有合适的墓地而得以安息,因此他实施了这项仁慈的政策,以慰藉众多同样处境艰难的百姓。
这些政策并非仅仅是口头上的空谈,刘邦亲自负责监督实施,使得地方官员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高祖皇帝统治初期,河南地区遭遇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在秦汉交替之际,北方已饱受饥荒与战乱的摧残。国家刚刚稳定,却又面临自然灾害的侵袭,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救济工作的延误使得一些绝望的民众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子女以换取生机。
闻听此事,刘邦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对几位未能提供充足救济的官员施加了惩罚。他下达了严苛的命令,要求文官武将自掏腰包购买灾区家庭被迫出售的子女,并将他们归还给亲生父母,以此让他们重聚家庭。
这样的行为,岂能将之称作暴君!
若他真是暴君,那些被军事法庭官员阿谀奉承的王子们又算什么?他们挥霍民脂民膏,沉迷于纸醉金迷,却常被赞誉为有德行的君主。
刘邦的寿辰悄然临近。
尽管作为开国皇帝,他本人并不喜好奢华与排场,但一个君主的生日毕竟是件庄重且重大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