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4/4 页)
县令。
讨好了他们的父母官,比那虚无缥缈的功劳要好得多,莫村长一向知道要如何选择。
县太爷听着莫村长的话,看着他的目光那是越发和蔼了。
没想到这偏僻的村子竟然有这么上道的人。
得了满意的答案后,县太爷带着纸质版的红薯种植以及产量情况走了,走之后还留下了一百两的奖银。
随后,村长就开会说要将这银两给莫浅浅这个发现红薯的人。
而莫浅浅对上周围村民们羡慕嫉妒的眼神,却是义正严辞道,“村长,我只是发现了红薯,这红薯的种植都是村里人做的,我觉得这笔钱应该每家每户分了。”
莫浅浅一说完,周围的村民看着莫浅浅的眼神都变了。
“你确定?”村长看着村民们的样子,又问了一遍莫浅浅。
莫浅浅坚定的点头。
见状,村长直接就宣布这一百两银全村二十二户人家分,一家大概分得了四两五百文。
这一下,村里人那是高兴坏了,对着莫浅浅那是夸了又夸。
莫浅浅对于这些村里人的热情只是不失礼貌的一笑。
分了,她能得个好。
不分,她日后在村子里的日子恐怕没之前那么好过。
聪明人都知道该选哪一个。
当然,最让莫浅浅感到高兴的还是红薯传出去了。
她想,用不了多久,不说其他地方,至少他们县里的情况应该大致能回到灾荒前了。
日子,果然还是越来越有奔头的好。
第18章 018
红薯的魅力是惊人的,短短的时间内,就从莫浅浅所在的安南县开始传到了整个东平郡,甚至还在往外延伸着。
当然,这其中安南县县令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他拿了一些红薯的样品,连同着红薯的资料送到了东平郡太守的手里。
东平郡的太守在收到这样的消息后,也命令其他的几个县城向安南县学习,一时之间,红薯在市面上都紧俏了起来。
有些家里有富余的人也趁着这个机会出售红薯,小小地赚了一笔。
莫家村这个最早种植的人都不用说,很多人借着这个机会出卖了不少红薯,因为在其他县开始求红薯的时候,莫家村这个最早种下秧苗的地方可以收割水稻了。
有了粮食,现在的红薯价格比较贵,聪明点的人都懂得卖掉哪一个。
莫浅浅也随着大流出售了一些红薯,又给自己明面上的账本增加了一大笔的收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