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3/4 页)
还把自已当成陛下的岳父?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她的女儿出身尊贵,容貌美丽,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当年那么多才子名士来提亲要娶女儿做正室,还保证不纳妾。
如今她的女儿虽是得了一皇妃的称号,可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唉,如今再说什么都是晚了。
王赫之见云氏怒容拂袖离去,老眼目光渐渐黯淡。
何冬只在金城呆了三天,得了何敬焱、李晶晶的准信,就非常满意的离开,王淑妃与何敬蓉都没有见到他。
慕容英得知此事,自是窃喜。虽然她与何冬都是老夫老妻,可是仍是希望何冬心里只有她。
北地各个城府派了军队前来金城取种子及树苗。北地的百姓拿到马铃薯就往沙土里种下。北地的官府又组织百姓在沙漠里植上乌龟草。
北地的百姓以前最尊敬感激的人是李炳、何敬焱,如今又多了两个人,就是何冬与李晶晶。
北地的邓族联系了十几个家族向朝廷写了奏折封赏李晶晶未出生的儿女。
转眼便到三月,定朝帝国各城府举行三年一届的县试、府试。
年仅十岁的贺继业在长安县试夺了榜首。
已被封为郡公世子的李云飞,同样参加了县试,在长安学子云集的县试,考了第十五名。这两年他去了军队,读书也没有荒废,这个名次算是极好的。
长安一些人不服气,觉得贺继业是沾了李炳的光才被考官评为榜首,便向他下了请帖,约他参加诗会。
这一日,贺继业、李云飞穿着同样款式的紫色锦衫,骑马到了郊外的梅园。
诗会自是要比做诗,众位少年挨个做诗,贺继业出口成章,便连李云飞也是只思索一会儿就做出一首不错的诗。
李云飞身带霸气,环视众人,冷声道:“我四哥自小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他在读书上下得功夫远非你们能够想象!”
有个三岁就被老家人称为神童的少年秀眉一挑,站起来高声问道:“倒背如流,怎么个背法?”
------题外话------
亲们,请把所有的月票投下来,不然本文本月真的上不了月票榜了。谢!
章节、37 继业背书一鸣惊人 晶晶一胎生三孩
李云飞高声道:“倒背如流,自然是能够顺着背,也能倒着背!”
神童少年将四书五经都背会了,自信百倍,听了李云飞这句话,疑惑道:“业郎能够倒着背?”
李云飞自豪的道:“能!四书五经的内容,你们随便点。”
贺继业端坐在一旁,炯炯有神的眸子不知望着一脸怀疑的神童少年,红润的嘴唇微张,道:“开始吧!”
神童少年用笔在宣纸上默出诗经里最长的一首诗,而后拿着让贺继业倒背。
贺继业声音清亮,非常流畅的整首诗一字不错的倒背下来,见众位少年均是露出震惊之色,道:“你再点!”
神童少年面色微变,旁边的美少年怕他跟贺继业是一伙的,便道:“这次我来点一个。”
美少年的家就在附近,派奴仆回家取了四书五经的书过来,找了三位少年一起考贺继业。
四位少年整整考了贺继业一个时辰,四书五经每本都抽了十几段让他倒背,最后跟在场的众位少年对他心服口服,抱以最热烈的掌声。
神童少年问道:“业郎,你为何要倒着背?”
贺继业板着小脸道:“家母有训,读书要虔诚踏实勤奋。我怀着这个心思,就把所读过的书先顺着背,而后倒着背会。”
众位少年闻言都若有所思。
贺继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名声传遍长安,传到了各城府的学堂、书院,人人都道他是个在读书上面非常踏实能吃大苦的小郎。
他读书的这种精神,让许多人敬佩。
贺氏关于读书的见解也传开去。
远在金城的李晶晶、李云霄听到了这件事,均为贺继业开心。
李晶晶笑道:“业郎从小背书就慢,开始我以为他天赋不如飞郎,他五岁那年,我无意中得知他背书是正反都要背会,就给他说,不要倒着背,他不听,坚持要做到倒背如流。我还说他是书呆子。”
李云霄道:“娘一直没有拦着业郎倒着背书,想必早就料到业郎会被人考学问,要让业郎以倒背书,一举成名,为他日后中状元造声势。”
李晶晶脑海里浮现出四弟小时候抱着书本背书呆萌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