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页)
能够层层破关而至,这些鬼子、二鬼子当然不只是运气好,非同一般的战斗力才是关键。
旅部直属队正式成立后,另外编成的旅警卫营又仅三百余人。
幸好预先修筑的防御工事坚固,兵力部署得当,火力配备有效。
随同各处老弱妇孺,撤到这儿来的千余民兵,又奋不顾身地协同作战。
而高炮团一营,也不时利用机关炮,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援。
要不然,恐怕雾灵山山巅都被攻下,特勤旅中枢神经般的电台,也早该停止运作了。
虽然医生、工宣队、勤杂人员合一块,只六十余人,也只配备些手枪、猎枪之类。
但他们的加入,使得伤亡过半的作战部队,登时力量倍增。
在腹黑这类人手下,即便是“非作战人员”,也必须依照训练大纲熟悉武器运用。
呆在雾灵山巅的人员,更是多了一项内容。
那就在是不值班的时候,随同防卫部队山间巡逻,锻炼体魄、熟悉地形、积累军事经验。
战争胜负,如同依靠爆发力、拼耐力的掰腕子输赢,往往一个喷嚏都能改变结果。
正处于仰攻不利态势,凭借必胜信心苦苦支撑的日伪,察觉对手增加了生力军。
不由得一阵颓丧,一松劲、泄气,也就开始萌生退却念头。
等他们从射击死角钻出来,高炮一营的机关炮,立即逮住机会,一通狠揍。
溃退自然也就成了潮流,在猛烈的追击火力中越逃越狠。
直到与其后续部队会合,又成对峙局面,继续对万余老弱群众的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第六十章 遍地花开(中)】………
这些天来,马兰峪极不平静。
先是华北驻屯军一木支队大张旗鼓路过,到兴隆县去清剿“抗匪”。
跟着是一波接一波的日伪军进驻,又冒着风雪开走。
老百姓们还好些,反正这儿还不是交战区,关紧门户躲着猫冬就是。
来了催捐献的伪警、二鬼子,拉开门缝交上了事。
面子大些,还能打听点新情况,盘坐炕上唠嗑的话头就有了。
胆子大的老少爷们,干脆仗着临街便利,一听到队伍路过声响,便趴到门缝瞧热闹。
驻扎在这儿的日伪汉奸,可就闹心多了。
兴隆境内开战,马兰峪既是前进补给基地,又是伤员后送集中处所,来往都是爷!
而且看似志在必得的“清剿”,给弄成到处失火。
冀东保安队反水,华北驻屯军司令部急令,就近抽调马兰峪驻军抢占通州、香河、蓟县。
于是,平素日伪摩肩接踵的小镇,一下子清净不少。
静得有些怕人的伪警署内,警长刘尚怀一脸谄媚地带着几个警员,频频向日警片山敬酒。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不光日伪军被抽走大部,就是伪警也被带走近半。
片山警长顺理成章地代理局长,指不定哪天就去掉代理二字,真成说一不二的正主。
一门心思想着升官发财的铁杆汉奸们,当然也就抢着巴结,忙着请吃喝。
指望着等到那一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两个月前,小小的马兰峪陆续有三四个朝鲜人跑来,开起日式酒家,斗法似地抢生意。
这家推出东京料理,那家搞起清酒免费赠送,另一家则来个北平名厨掌勺,剩下那家不甘示弱地炫耀韩式炖煮牛骨汤。
越闹越驳杂,什么日式套饭,韩式配餐、中式满汉全席都来了。
很是令驻扎此处的日伪舒坦了一阵子,也就难怪收到什么调动急令,没几个真乐意出动。
留守的可就得意了,觉得好日子终于轮到自己!
之前为了满足“皇军”上层胃口,照顾医院、机场、宾馆等处,就连伪军少校以下军官,都被严令禁止去“添麻烦”。
伪警们自然是只有站街维持秩序的份,而没有一饱口福的资格。
捞着机会了,于是既请吃喝也解馋。
镇子上几家朝鲜人开的酒楼,生意也就继续红火。
每家厨子、伙计、招待几十个,仍然忙得陀螺转似的。
对付罢机场、医院、兵营各机构的“太君”,还得伺候着形形色色的“老总”。
看人下菜碟,也就在所难免。
刘尚怀人品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