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2/4 页)
缓,处理这事把杨辉累了大半个月,直到第一架歼七四的走下生产线,被推进试飞站试飞。
眼看一切步入正轨了,杨辉这才漫不经心的来找到诺斯罗普方面。最后是该双方摊牌了,进气道的研制刻不容缓。
“怎么考虑的?采用二维矩形进气道是肯定不行,我们必须要有比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更先进的设计”
两人一开始就没有多余的话。直奔主题是最好不过,也懒得多费口水。
心里早就有了底,诺斯罗普副总也就淡定起来:“解决办法总还是有的,比二维矩形超音速进气道更加先进的技术也不是没有。甚至还要比你们根据高速乘波体、超音速激波增压技术设计的新进气道更适合新飞机使用。”
能比加莱特进气道更适合新飞机使用?除了杨辉早前在心里推翻过的方案。杨辉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加莱特进气道更适合新飞机使用的进气道技术。
但这才87年啊!难道美帝也有人重生,提前拿出了DSI进气道技术?这听起来也太扯了一点吧!
“先生的意思是”
杨辉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推断,甚至询问都不敢说太多,生怕泄露了什么天机,这种天机泄露了是妥妥要短命的,是民族的罪人。
慢慢的,打开电脑,熟练的输命令打开文档。熟悉的CATAI界面让杨辉非常疑惑,直到看到文档被加载完毕。出现了一个大致的模型,除了进气道其它地方都比较简单。
虽然这模型是残缺的,只有进气道比较完整,但看杨辉看到这东西之后,心里依然是翻起巨浪,这架飞机虽然不认识,但杨辉依然可以认出这款飞机进气道中标志性的喉结。
没错,就是喉结,当然也可以叫它DSI进气道或者更加形象的说成蚌式进气道,杨辉不敢相信,美国佬这么快就把DSI进气道拿出来了。
怀着满腹的疑问,杨辉这一刻的心情和上一次诺斯罗普副总听到杨辉加莱特进气道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
“这是”
“不用怀疑,这种进气道是一种全新的进气道,它非常先进。算起来它并不应该出现在我们合作的新战机上,正如你看到这张图中所描绘的那款科幻的战机一样,它是未来科技。”
杨辉才没有时间听这家伙故作神秘,这东西在后世是被共和国玩儿烂了大街的货,在杨辉看来,似乎也并不神秘。
唯一的问题则是杨辉搞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在90年代,才由诺克希德公司着手研发的进气道,怎么在87就提前冒出来了。
“这算是什么进气道?难到这是最新的仿生学成果,是模仿男人的喉结设计?”
仿生学的确是一门大学问,但现在的DSI进气道却有着他独特的来源,最早研究DSI进气道,可并不是上一位面大名鼎鼎的诺克希德。
“仿生?不!我们把它叫做DSI进气道,它拥有无可比拟的性能,不仅重量相比传统的所有进气道要轻,在效率上也比传统进气道要好太多,我实话给你说,这是波音公司的一款战斗机设计。”
越来越糊涂了,DSI进气道这东西怎么又和波音扯上了关系,而去看这款飞机的样子,再想想刚才那句“未来科技”。
这不得不让杨辉联想到美国现在才开始的ATF项目,应该是作为新一代战斗机设计所使用,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
但仔细想来才发现问题:既然在ATF项目中都出现了DSI进气道,那为何最后还是让F22赢得最后的胜利。
甚至这款波音的设计方案连第一回合都没有撑过去,直接败下阵来,太不把DSI进气道放眼里了吧。
这些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虽然和新飞机没有关系,但不妨碍杨辉一颗强大的好奇之心。
要说这波音和DSI进气道之间的关系,必须就必须要扯到ATF项目,85年开始的ATF项目中,最开始提出方案设计的一共五家公司。
因此就有五种早期方案,都知道最后的YF23因为太先进而败北,但整个项目中最激进的并不是YF23,而是连正式名号都没有的波音方案。
波音方案,实际和后世波音再次败北的YF32比较相似,翼面布局比较像诺斯罗的YF23设计,没有平尾设计,进气道则比较像苏联的米格1。44,是一个硕大的机腹进气道,供应了两台发动机使用。
仅仅是这样并不能算是太激进,真正激进的是波音方案在86年的时候就整出了DSI进气道。
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