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页)
“没事打什么买房子的主意,租房住得不也停好的么?”胡一菲就语重心长的教训道:“就是因为你们这样的人多了,所以房地产商才敢把房子卖得那么贵,你越迫切的想要买房子他们就越高兴,为什么要便宜这些黑心厂商?”
“我不是想买房子,只是突然觉得作家原来也没有那么好混。”
曾小贤接话说道:“这点你倒是说对了,大部分作家其实还不如上班族,能够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的毕竟只是少数。而且上榜的那些作家,多的几千万少的也就小几百万,你这二十万已经一点都不低了好不好,说不定以后还会加印呢?”
会不会加印,就看销量如何了。《鬼吹灯》的热度到现在一点没减,反而有越来越热的趋势,小说出版之后又将这股热潮推向了新高,各界其实都看好这部小说畅销。
一般小说首印其实有个几万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大部分顶多是投入几千册试水市场反应,如果印得太多结果卖不出去岂不是要哭死。数字时代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也不仅仅是在音乐领域,小说也同样是如此,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看书,会去买实体书的一样不多。
不然的话以天朝这样庞大的市场,搞创作的人一定会过得很滋润。后世著名网络作家南派三叔曾经就说过,如果没有盗版的话,很多作家都可以买私人飞机。
然而纠结这些问题是没用的,好好的赚能够赚到的钱才是王道。出版社首印十万册很有魄力,也冒着不小的风险,而《鬼吹灯》并没有让他们失望,短时间里面十万册就销售一空,各地书商也都加大了订单,于是第二次印刷直接提高了一倍,二十万册再次投入市场。
随着小说出版,《鬼吹灯》这个故事更广为人知,在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盗墓”热。除了关于盗墓的各种讨论之后,间接还引起了人们对古玩玄学等等兴趣,北京潘家园,上海城隍庙,各地的古玩市场也变得比以往更加热闹,媒体更是争相报道这种盛况。
《鬼吹灯》为什么会这么火,盗墓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媒体记者采访专家进行分析,上接头采访路人有没有看过这部小说,为什么喜欢这部小说等等,掀起的热潮已经是现象级的,让所有人侧目。
“盗墓小说其实自古有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保留品种之一。搜神记、太平广记,聊斋志异这些家喻户晓的古代作品里都有盗墓者的身影,而鬼吹灯这种现象其实也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盗墓者应该马上逃出来。因为墓穴都是密封的,特别是成百上千年的古墓更是如此,在深大十多几十米的地下,如果灯都点不着了又或是很快熄灭,说明里面严重缺氧……”这是专家分析解读的。
“因为它集恐怖惊险于一身,给人百分之百心跳的感觉,看完之后又会有难以言喻的轻松感,所以看着觉得很刺激很过瘾。”这是读者给出的答案,简单明了,大部分不回去考虑太多的问题,觉着好看看着过瘾就足够了。
在国内出版行业,销量超过十万就已经算畅销书,整个出版界一年中能够超过百万销量的书很少。《鬼吹灯》因为电台节目点燃了热潮,首印就达到了这个标准,很多人也相信势必能够超过百万册。
第三十七章 张冠李戴
随着《鬼吹灯》红成了一种现象,张耀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开始多了一个著名作家的头衔。甚至还有恐怖悬疑小说第一人这样的称谓,在受到热捧的同时,电台节目的收听率也是越来越高。
很多读者看完《精绝古城》的时候《龙岭迷窟》还在讲,距离出版还需要一段时间,想要先睹为快那就只能收听节目了。不过也不需要多长时间出版就会提上日常,因为一个故事花不了太多时间就会讲完,张耀跟出版社签的合约也是整个《鬼吹灯》系列。
看要比听更有助于记忆,而且也更方便得多,有什么不清楚的剧情返回去再看一遍就可以,听故事可没有倒带这样一个功能。而且即使电台每天重复三遍,还是会有听众觉得不过瘾,看小说的不一定是电台节目的听众,但听众几乎都会去买小说。
这是出于对张耀的支持,也出于买本回来之后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看看,还有收藏价值这样的原因。爱情公寓中也是人手一本,不仅仅是友情支持,本身他们也都喜欢。
张耀去到3602的时候,陈美嘉就盘着腿坐在沙发上,嘴里含着一个棒棒糖手里拿着书正在看。对面的茶几上放着一个收音机,传出来的声音是:“刚才我们接听到陈美嘉小姐打来的话,她告诉了我们吕子乔对她的所作所为,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