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页)
,商团已经扩充为一个整编师和一个旅,人数12000多人。枪械也大半换装为长城产M1903式。整编师和旅各自配有一个炮兵营,炮兵营配备老式各型山炮12门,82毫米迫击炮32门。
迫击炮是机床厂建成后,经过司南和相关专家改进而来,采用了标准的长尾翼炮弹,炮口装填,压迫式激发。炮架和底座采用了缓冲器结构,这一结构有效解决了之前为了增加强度而不得不使用大量钢材的炮身和炮架,使得迫击炮成为了真正的轻便火炮,这一技术也被很快申请了专利。
迫击炮一共发展了2种口径,一种60毫米、一种82毫米,其中60毫米迫击炮做为连级伴随火力,每个连配有2门,每个营配有一个10门60毫米迫击炮加强排,每个团则配有一个加强连的82毫米口径炮连。
对于陕西全省上下的一片反对之声,曹锟、吴佩孚像“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一般,执意派遣阎相文入陕,不顾全国一片讨伐咒骂之声。
“这次是我们陕军第一次面对外来的敌人,能否打好这一仗至关重要,废话就不多说了,这次作战与我们以往演练的一样,德国教官团负责整体布置,各部要严格按照教官的要求戒备和布防,战斗打响后,各部主官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一定要特别重视工事的作用,冯玉祥、阎相文和吴新田的队伍不同于土匪和原陕军,仅阎相文第二十师就有75厘米山炮40多门,冯玉祥的混成旅也有12门75炮,吴新田的第7师大小火炮总计36门,所以诸位一定要交待下面的兄弟,好好的给我修筑工事,战时严格执行防炮条例,听明白没有?”司南严厉的问道。
“明白!”
“好!下面我命令,第一师开赴潼关布防,抵御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和阎相文的二十师;第一旅开赴武关布防,抵御吴新田的第七师。”
“与来犯的敌人相比,我们陕军兵力处于下风,而且缺少火炮等重火力。但这一仗事关全陕百姓的生死存亡,我们败了,陕西百姓遭罪的日子就来了!我们胜了,老乡们就可以安心过日子,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我无敌,用我必胜!”军营会议室内所有军官异口同声的回答。
“好!那就让我们打好这一仗,杀杀北洋狗子的威风,让他们知道我们陕西汉子的厉害。拜托诸位拿出平日演练的本事,好好替百姓教训北洋狗子!”说完,司南“砰”一下重重的拍着桌子。
“是!”整齐的立正敬礼之后,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的未来军官,脸上无不闪现出兴奋和激动的神色。
陕军第一师和第一旅,成编于1921年初,其所有兵员全部来自陕内,先后经过2次大规模的招募,由于前年和去年的大兴土木,加上土化肥和小水利的兴修,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少,因此在招募兵员时,应招者还是很多的。这两次招募没有用摆张桌子竖起幡旗的土办法,而是给原有各县乡老兵回家探亲长假,让他们在当地通过展示和说服,号召那些家里不缺劳力的青壮入伍。
招募到的新兵,按照商团的一贯传统,读书、识字、训练和爱国教育,司南为此特意拜托了辜鸿铭,请他专门编篡了一本简明的中国史,史书主讲各朝各代的丰功伟业和名人义士,这本史书里汉人王朝的富足、强大和文明,与元、清和民国的悲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19年6月底的时候,来自德国的大批教官到达周至,陕西陆军学堂在8月底随即开学,大批受过一年多识字教育的青年军官进入学堂学习,很多陕省有志从军的学子也进入学堂求学。
一直到今天,陕西实业界在教育上的投入高居全国榜首,除了没有医学、政治、文艺类院校之外,其它类型的高等学府,在全国冠绝一时。
在陕西陆军学堂里,有一个特别值得司南注意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萧鼎砀,祖籍江苏,老父萧素信是武卫前军聂士成的亲兵,武卫前军被打乱后,老爷子心灰意冷,跟随自己的好友到陕西泾阳定居,42岁才成亲,45岁老来得子,他为爱子取名萧鼎砀,寓意“鼎革中华,砀涤平江。”
萧鼎砀自幼聪慧,在泾阳县城南郊一带,他自幼便是娃娃头,带领一帮同龄儿童上树掏鸟蛋、下河抓螃蟹、玩官军抓匪、带伙伴扮兵,全是他的杰作。入私塾后过目不忘,能举一反三,酷爱兵书韬略,被誉为“泾阳小才子”中学毕业后,原本想去外地求学,老父萧素信蛮横的拒绝了他,外面的世道也实在是太乱,仅有这么一个爱子,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人,出去后焉能不碰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