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3/4 页)
给谁。害得我们爬了不下十趟,结果,糖还是他自己吃了。“
“那是时机未到,现在行了。”没有人来打扰他们的谈话,但是傅梅却发现了新的情况。
“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去看看。”
走近一看,原来是孔县长在批评电视台的蒙台长。
“你这是在雪上加霜。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不要来凑热闹。”
蒙台长已是五十多岁的人,这时却像个没完成作业被老师点了名的学生,面红耳赤,生气又不是,笑又不是地过分恭敬地站着。
程家卿摆了摆手。
“老孔,算了。既然来了就让他们正面报道一下,只要不会产生什么政治的负面影响就行了。”
蒙台长像溺水的盲人正好抓住了一根稻草,赶紧说道:“我也正是这个意思,我只想让他们录几个县领导在抢救现场进行抢救的镜头。”
孔县长有些放心不下地问道:“这样做行吗?”
程家卿答道:“没有什么不行的。这样吧,蒙台长,你们播放之前一定要让县里的领导审查审查。”
蒙台长感恩似地说道:“我们一定会仔细剪辑的,程书记,孔县长,你们放心。绝不会出半点纰漏,如有纰漏,我这个台长引咎去职。”
程家卿笑道:“你放心去干吧,想学走路就不要怕摔跤。”
大家也一起笑了。
“走,我们上那边看看去。”
蒙台长、摄影师、节目主持人也相跟而去。摄影机已经描打开,拍摄完近处的各位领导,又拍远处正热火朝天试图从瓦砾堆中找到幸存者的武警战士们。武警战士们个个汗流浃背,眉毛雪白,像圣诞老人的眉毛,浑身上下没一片干净的,不时地像虾米似地弯着腰,不断地挖掘着,间或从废墟里捡起什么,看看又扔了。忽然,有几个武警在西北角的一块地方围了起来。他们惊呼道:“有人!有人!”
原来是从地下传来了微弱的呼救声。
走上前去,但见微微耸起的水泥砖块的乱石丛中,有一个只有足球那么大口子的一个洞穴,里面传出一脉脉时断时续的呼救声。
大家焦灼地屏住呼吸,万分寂静,午夜一般寂静。
“是有人。”
“是有人。”
大家有些兴奋,似乎刚才屏住呼吸是很值得的事情,意义重大。
“是个男的。”
“我也听出来了。”
程家卿弯下身子,低下头,手卷成喇叭状,对着里面喊将起来。
“不要怕。我们一定会救你出来的,你坚持一下。”
节目主持人是个伶牙俐齿的女将,她很快领会了程家卿的意思,“这是县委程书记在和你讲话。你有什么要说的吗?”她把麦克风对过去了。
“谢谢程书记,谢谢大家。”
里面的人还很镇静,吐字也很清晰,大家都听到了,像看见缠在一起的风筝好不容易解开了一样,高兴。
“你受了伤吗?”傅梅也凑了过来。她总是不甘寂寞,即使没有她演的角色,就是跑跑龙套她也肯代替别人去跑。
“只是手上和头上擦破了一点皮。”
大家像听到自己亲人安然无恙的消息一样,兴奋的心情互相感染着。尤其是头顶上有乌纱帽的人,救活一个人,就能少一份罪责,有一个人平安地幸存下来,就等于自己多一份功劳,能不高兴吗?
“你身边还有没有其他人?”傅梅又问。
“没有其他人。”
“出事之前,你看没看见有人也在这幢楼里?”
“我没看见,和我在一起的人都吃午饭去了。我手头正好有一个房间的一个角没有粉刷好。我本想索性粉刷好了也去吃饭,不料却出了事。”
“你倒房时有什么感觉?”
“我是站在梯子上的,开始感觉就像梯子往下倒了一样。后来,我看见四处都一片漆黑,才知道是房子倒了。现在我只可以看到一个光点,我知道是一个出口,但我不敢动,怕一动,上面有什么松动,砸下来、我现在很安全。”
“那好,你就呆在那儿别动。”
这个年轻的泥水匠在十五分钟之后获救了,出了废墟,活像一只泥猪。他看见几乎所有的人都在注视着他,只是一个劲地说着“谢谢!谢谢!”不知不觉,已是热泪盈眶。
电视台将这一切都拍摄下来了。
但是这之后,再也没有人从废墟中站着走出来。然而,人们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