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页)
赵海生也摇了摇头。他也没有想到到作为一县之长的赖明会拿这种儿女的小事情来打趣周晴,不过这也是长辈的一种方式,只有亲近的人之间才会开这种玩笑。
看到周晴这种小女儿的神态,赖明乐得哈哈哈大笑起来。论年纪,他快能当周晴的爹了,所以这种玩笑是开得起。
“得了得了,”笑了一会,赖明挥了挥手,说:“不再说这个事情了。海生啊,你给我们冲个茶,你说我怎么就冲不出你那天冲的那个味道呢?”
“明叔,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先呢,你得注意这个水……然后是这茶叶与龙眼鸡叶子的比例……再来的就是这冲的时间的长短……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出来的茶水的味道的。”
赵海生细细地给赖明解释起来,一边说还一边示范起来。
……
过了好一会,赖明才满足地放下了手里的茶具,感叹着说:“想不到这里面的门道如此地多啊。”
赵海生也点头说:“这小小的一杯茶,那是博大精深,得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学得来,才能研究得透。”
“没错。这娱情的事情我们今天就把玩到这里吧,下面我们得来说说正事了。”赖明并没有忘记请周晴来这里的目的,这话题一转,说。
说到正事。周晴也马上严肃起来,坐直了身子说:“赖县长,我这次来主要也是为了这件事情。主编辑那里和县里也已经形成了主要的观点,也定了报道的基调,但是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具体怎么样操作的问题。”
“没错,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这样,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言而有物,而又能产生最大的社会影响力。”赖明一边说着一边在面前的小几上轻轻地有节奏地敲着。
“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意见。”赵海生这时候插嘴说。由于这其实就是海沙村的事情,所以他的意见也就没有什么突兀了。
“哦,你说说。”对于赵海生的意见,赖明一向是很重视。现在听说他有主意,马上就问。
“我们来一个系列的专题报道怎么样?”赵海生这些天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最后也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思路,这个时候正好拿出来和周晴还有赖明讨论一下。
“系列的的专题报道?”赖明的眉头紧锁起来。
“是的,是一个系列的,也就是说这个报道不是只有一篇,可以有三四篇,五六篇,或者是更多。”赵海生进一步解释说。
“这样的效果会好么?”赖明先考虑的就是这个效果的问题。
周晴想了一下,赞同赵海生的想法说:“我倒是同意海生的做法。系列的文章的效果其实才好。一篇报道的一是篇幅不长,所能包含的信息量不会太大,如果是系列的报道就完全不一样了。由于是一个系列,可以容纳很多的内容,而且因为是系列,会在一段时间里不断地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之内,这样的效果就更好了!”
“没错,而且这样的系列报道更容易写出故事来,这样可阅读性就更大了,更能吸引读者。”赵海生也补充说。
赖明并没有马上接话,而是仔细地考虑了周晴和赵海生的话。最后点了点头,觉得他们说得实在是有道理,于是才说:
“我觉得你们说得很有道理,也许来做一个系列的专题报到效果会不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周晴沉吟了一下,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马上就脱口而出说。
“什么办法?”赵海生和赖明马上问。
“你们说我们来一个纪实文学怎么样?”周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说。
听到周晴的话,赵海生的脑子里也猛地灵动起来。纪实文学确实是一个好东西。纪实文学与一般的新闻报道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更具故事性,也就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喜欢。
读故事的人肯定比读新闻的人要多,这个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
“啪!”
一拍自己的大腿,赵海生高兴地说:“确实,纪实文学的形式相当的不错。”
赖明也这个时候也想清楚了里面的门道,也乐着说:“要不这样,我们双管齐下,一是系列的新闻报道,一个就是这个连载的纪实文学。中心呢,就是围绕着咱们海潭镇的船队的组建的过程。你们看怎么样?”
赵海生笑着说:“这个我当然同意,我还可以提供很多素材呢供咱们的周大记来使用呢。”
“这个那当然。海潭镇的这个船队每一步都离不开你啊,如果你不来提供,谁还能来提供?”赖明也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